人人通空间-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原州区第七小学

>学校首页>建党一百周年>内容详情
热门资讯
  • 暂无资讯

2019-2020(下)五年级美术教案张爱琴

发布时间: 2020-07-23 16:33 发布单位: 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 浏览量: 4964 【公开】





学   校:原州七小教育集团(总校)              

任教年级:  年级(1-8)班        

任教学科:                

姓   名:    张 爱  琴                


说     明

一、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基本情况

    2. 本册教学内容

    3. 本册教材分析

    4. 本册教学进度

    5. 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6. 教学具体措施

    7. 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8. 课时教学设计

二、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特别要注重学生学法的设计。

三、凡任课教师,必须超前一周进行备课,教案编写后必须经年级组长或教务主任签字后方可实施。

四、本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期末交本校教务处评定成绩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

)年级 (12345678)班

班级

人数

其                    中

少先队员

优等生

中等生

学困生

58

30

28

16

42

58

16

40

2

63

21

42

18

45

63

20

40

3

61

31

30

11

50

61

18

41

2

59

29

30

10

49

59

20

38

1

61

29

32

10

51

61

20

39

2

64

30

34

9

55

64

30

33

1

61

29

32

12

49

61

19

40

2

66

30

36

11

55

66

28

36

2






















  1. 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

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共计20课:

  1. 形的魅力                 2形体的组合

  2. 抽象的雕塑                4学构图

5景物写生                  6喜怒哀乐

7夸张的脸                  8神奇的肥皂粉

9写意蔬果                  10写意动物

11学画松树                 12十二生肖

13风筝的魅力               14微观世界

15会亮的玩具               16小布偶

17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18旅游节

19舞台上的布景             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三、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知识系统与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由绘画、欣赏、工艺三大部分组成。绘画包括国画、素描、想象画等;欣赏包括近现代的中国画、新年画;工艺包括图案、手工制作等。其中欣赏课占10%、绘画课占45%、手工课占45%

教材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5【三维度培养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

2、在过程和方法上学生一个体或集体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学生时间能力。

3、了解优秀的近现代绘画艺术作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能够获得持久兴趣,完善人格。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丰富的教学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得持久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发现美的欲望。初步学习立体物体的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和制作。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本学期教教学进度表

年    月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2.17--2.21

1形的魅力

2

2.24--2.28

2形体的组合

2

3.2--3.6

3抽象的雕塑            

2

3.9--3.13

4学构图

2

3.16--3.20

5景物写生

2

3.23--3.27

6喜怒哀乐    

1

3.30--4.3

7夸张的脸

2

4.6--4.10

8神奇的肥皂粉

2

4.13--4.17

9写意蔬果

1

4.20--4.24

10写意动物  

2

十一

4.27--5.1

11学画松树

2

十二

5.4--5.8

12十二生肖

2

十三

5.11--5.15

13风筝的魅力

2

十四

5.18--5.22

14微观世界

2

十五

5.25--5.29

15会亮的玩具

2

十六

6.1--6.5

16小布偶

2

十七

6.8--6.12

17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2

十八

6.15--6.19

18旅游节

2

十九

6.22--6.26

19舞台上的布景

2

二十

6.29--7.3

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

二十

7.6--7.10

期末测试(具体时间见期末测试安排)阅卷  总结工作



备注:1、本进度表按课题安排。

2、本学期规定上课21周,每周14节,共294。其中:授课时数280节,期末复习考试6节。节假日放假占用6节,教学机动时间2节。

原州区教研室

五、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时间

活 动  内  容

要 求

1


形的魅力


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


静物写生


了解明度的含义。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3


动漫形象设计

在欣赏各种卡通形象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卡通画的表现方法及造型规律,以及通过学生的临摹,让学生逐步掌握卡通画的表现方法。

4


走进春天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5


      平凡的美


在生活中找到平凡的事与人与物,感知平凡的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6


设计创作

     

运用信息技术,视频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色彩以及适当制作方法设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信心。


六、教学具体措施

1、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2、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3、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4、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贯彻大纲精神,处理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6、培养学生的能力。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线上教学工作要求,配合班主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协调好线上教学辅导工作。



审批意见:


审查者(签字)

年   月     日

七、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总评语:(由各教研组评定。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情况等各方面考核评定)











教研组长(签字)            月    日


教 务 处

意 见




教务主任(签字)               月   日


学 校

领 导

意 见




校长(签字)                 月    日

1  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2. 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1. 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2.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3. 作品展示: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1. 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2课   《形体的组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

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

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

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

美化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可分为“自然

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3课  抽象的雕塑

教材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3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内容,但在造型过程中也包含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所以我把这课定为“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的学习领域。教材的要求是通过欣赏艺术家的抽象雕塑,了解其是如何设计与构思的,对“抽象”有一定认识后,再通过各种线材、板材和块材等,构思创作抽象雕塑。

学生分析:本次研讨课是在外校借班上课,所以对学生不是很了解。根据本套实验教材,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了不少制作方法,比如橡皮泥的各种揉捏技巧、卡纸的插接方法等,但对一些KT板、铁丝、电话线和泡沫等平时少用的材料不一定了解他们的特性。通过课前的了解,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的,所以制作类的美术课最常用的材料就是橡皮泥,因为只有橡皮泥最好准备。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思维也比较活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抽象雕塑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范例、课件、各种抽象雕塑的图片资料、工具篮(剪刀、刻刀、双面胶)、其它各种线材、板材、块材和垃圾桶

  学具——各种线材(铁丝、废旧电线、竹签、吸管等)、板材(废旧纸板、扑克、圆卡、卡纸、KT板等)、块材(橡皮泥、泡沫、石头、纸盒等)

  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不同材料独自或合作完成雕塑设计制作;预计作业过程需要20分钟,当场完成70%。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抽象雕塑》。那什么是抽象雕塑呢?老师这有两幅作品(出示两张雕塑的图片:《秦始皇兵马俑》和《思》),你们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可留下时间更深入地了解抽象雕塑。对比方式,直接切入本课的重点知识——抽象,让学生既直观又浅显易懂地认识了具象和抽象。)

  生:第一张是非常真实地雕刻出秦始皇兵马俑的样子,眼睛、鼻子、嘴都很像;第二张作品看不出雕的是什么东西。

  (由于对比明显,所以点一位同学回答就基本上道出了具象与抽象的区别。)

  师:对,第一张再现了自然界的具体形象,我们把这种具象。而第二张没有再现,而是偏离或者完全抛弃了自然对象外观,我们把这一种称作为抽象。

  (把学生的回答加以归纳小结概括,就很容易地解决了什么是抽象的问题。)

  师:的确,这幅作品是作者与他的几个学生七手八脚地捏挤出来的。后来通过打磨上色,发现有点像一位少女低头沉思的样子,所以就取名为《思》。同学们,看来抽象雕塑作品是可以先有型再——(生:取名。)对,或者说先有型,再有意的。我想,这大概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一吧!

  (通过对《思》这幅作品创作过程的剖析,让学生了解到抽象雕塑不一定要有主题才能创作,可以先摆弄,然后根据造型来想象取题,甚至是无题。这其实也是对学生创作实践的一种指导。)

  二、发展阶段

  欣赏两张雕塑作品,进一步了解抽象雕塑的独特魅力。

  1、出示《母亲河》的图片。师:下面再来欣赏一幅作品,它会给带什么样的艺术感受?或者说,你认为这幅作品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生1:有点像火,一种燃烧的感觉。师:嗯,红红的,像火,像在燃烧。

  生2:像一个“6”字。师:的确有点像。

  生3:有种飘舞的感觉—— 师:你发现像飘带一样向上飘舞,是吗?很好!

  2、师小结:同学们,看来,一幅抽象雕塑作品,不同的人来欣赏是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我想,这可能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二吧。我们来看看作者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主题:《母亲河》!两条舞动的飘带,又是两条流动的血脉,象征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同时,它还表达了另一种意思,就是告诫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永远飘舞在中华大地上。

  (老师边分析解述边在黑板上画出《母亲河》雕塑作品的结构线条,帮助学生理解。)

  3、出示第二幅抽象雕塑作品。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教材上的作品——《腾飞》。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腾飞”这个主题的?作者运用了哪些造型要素?

  生1:有点象鹰的两个翅膀!

  生2:两旁的线条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

  师:远看一个“V”字型,近看像雄鹰展翅。方形的板块给人稳重、坚实之感,流畅的曲线给人向上升腾之意,中间点缀着一些小圆点,起到装饰作用,平添了几份活跃、跳动之感。用绘画的语言来说,他把点、线、面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腾飞之感。

  4、欣赏了解同一个主题,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创作,启发思维。

  师:同学们,同样是“腾飞”的主题,不同的作者会运用不同的形体符号和组合方式来表现。大家看—— 我想,这应该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三吧!

  5、了解归纳艺术创作时所要运用的造型要素。

  师:这就是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有时不是再现自然界中的具体形象,而是用线、形、色彩等造型要素塑造美术作品。

  (用课件突出:线、形、色彩)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利用各种线材、板材、块材等,经过巧妙的构思,创作出一件件抽象的雕塑。

  (用课件突出:线材、板材、块材,老师边说边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泡沫、废旧电线、衣架杆、一次性纸杯、海绵垫等,让学生马上明白这节课上所要利用的各种造型要素,同时也更加感性地认识各种材料所属类。)

  5、老师引导学生分类欣赏,加深了解各种材料在雕塑中的运用。师:老师这有几组雕塑作品,大家看看分别是用什么造型要素来表现的?(学生欣赏回答老师归纳)

综合运用

  6、出示用上述四类造型要素做成的雕塑作品各两件,分发到各组,交流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有几件做成的雕塑作品,你们分组讨论交流:这是主要是用什么造型要素做成的?主要利用了哪些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

  7、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老师适当解说制作关键地方。

  8、重点以泡沫做成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示范块装的圈及泡沫球如何又快又好地切割制成。在示范过程中,渗透刀的安全使用和切、挖、插等块状物的雕塑方法。

  9、师:看了老师的创作过程,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构思?在制作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其它同学的作品。

  师:这些同学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成一件件各具特色和创意的“抽象雕塑”,你们看了是不是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看看今天的作业和要求吧。

  三、学生创作

  1、布置作业:利用所收集到的各种线材、板材或块材等,构思创作一件抽象雕塑。

  2、作业要求:A、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B、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构思;

  C、合理用材、造型美观、色彩协调。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并强调用刀要注意安全,材料要合理利用。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先完成的先展示;全班同学轮流上台欣赏,并给自己认为最有创意或最有形式感的作品进行投票。

  2、选择其中一部分作品进行评价:宣布票数,学生互评(感觉、含义,形式美感在哪),作者自评(介绍构思及制作过程,及效果是否满意),师点评,老师点评(材料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主题的表现等方面)。

  五、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4学构图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高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从理性方面认识到一个好的构图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学生在绘画中随意起稿,重内容轻构图的稚嫩阶段。要让学生知道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通过构图的其他形式的学习,经典作品的赏析,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S形、三角形、井字形三种构图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S形、三角形、井字形构图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构图意识,感受构图的形式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实践,初步了解四种常见构图的形式以及不同构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

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学生拼摆、交流、分析、概括,并通过教师讲解从中了解构图的一些基本形式。采用“拼摆~自主交流~分析总结~创造”的教学策略,这样通过有效地自主学习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尝试上网收集关于构图的一些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

导入新课 拼摆导入:

教师:课之前啊我想先考考你们。彭老师今天准备了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苹果,同学们怎么样拼摆能使它们看起来最具有美感,最好看。你们愿意试试看嘛?

因为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摆放规则。那在画画中我们也要遵循一定的摆放规则,这样会使画面变得更美更合理,而这种摆放规则在绘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构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构图。(ppt出示课题) 通过拼摆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效的引出本课课题为解决本课重点做铺垫。

学习欣赏 1、赏析四种常见构图作品,体会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画作的必备要素。

师: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常见的四种构图。

1、三角形构图

2、斜线形构图

3、螺旋形构图

4S形构图

2、通过连线具体画作使学生对常见构图有具体感知。 通过多媒体展示四种常见构图画面,让学生了解构图基本种类,每种构图形式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可以自主交流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具体分析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构图的种类与样式。

三角形构图的分类:

1、正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斜三角形

4、倒三角形

展示作品,分析各种三角形构图的特点与形式。

利用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总结构图的均衡美,回顾学习到的四种三角形构图


通过连一连的操作环节,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感受不同构图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并能了解三角形构图的特征及感受为接下来的创作打好基础。

学习创作 利用微课教学方式,播放创作微课,用直观的方法将创作过程直观的表现出来。 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浓厚的学创作氛围,利用微课的直观视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联想创造 利用金山画王软件选择合适的背景及角色根据学到的四种三角形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要求:画面简单,生动,稳定。

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创作作品加深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并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画面中去。

展示评价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最后利用互联网通讯工具进行作品反馈。 通过欣赏分析出本课的教学难点,并有效的解决怎样拼接组合更和谐完美。提高审美能力。







5《静物写生》

单 位

固原市原州区第十四小学

教 师

张爱琴

时间

2020.3.

教 材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静物写生》

课时

1课时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在上节课所学的《学构图》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画家作品同龄人作品,引导学生对生活物品从观察到写生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线条描绘静物,体会线条的魅力,表达自己对静物的感受与理解。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小学五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在欣赏探究、观察发现、记录表现的过程中,体验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及艺术形式美感,享受描绘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乐于学会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在上节课《学构图》中,已经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初步学会了合理安排画面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静物写生过程中将得到具体的实践练习,去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表现能力。

基于以上的考虑,本课我选择在美术室上课,合理选择借助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相应的课件中,思维拓展,能力提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感知、探索研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视野,发展其美术构思与创作的多种能力。

1.通过欣赏名家及同龄人作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及静物写生的多种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视野。
  2
.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运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熟悉的生活用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感受体验写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


根据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运用欣赏法、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充分利用课件和教材作为学生欣赏感受的教学资源,巧妙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优化美术课堂欣赏探究和演示方式。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认知和经验。在课件欣赏美术作品中,启发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自主观察、探究总结线描静物写生的艺术特征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教师写生视频中的直观演示,创设学生在乐曲中作画的情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线描写生的艺术特征,掌握用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生动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

教师用具

课件、教材、静物及静物写生作品等。

学生用具

教材、自备静物、写生工具。




















.欣赏作品,感知导入。

1.组织学生上课,欣赏课件出示的中外画家不同风格的静物作品(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中国现代画家庞薰琹的油画,不知名画家的水彩画,还有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和线描作品),从中引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和不同的艺术风格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

2.小结:画静物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今天我们就选择线描写生的办法表现生活中的静物,并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采用课件欣赏作品,形象直观导入,适合本节课及美术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教学重点。)

.师生探究,讲授示范。

1. 欣赏课件及教材中提供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线描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小结:线描画的造型具有清晰、简洁和概括的特点;画面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富有装饰性的视觉艺术效果。线描画中的线条有着疏密、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

  1. 出示课件中的静物组合图片与实物对比,师观察、探究静物的形体特征及摆放

  2. 结合上节课所学的构图知识,与学生积极互动,研究静物的摆放方法及写生方法

  3. 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得出的静物写生方法并板书,观看教师本人静物写生过程的视频进行学生自主总结归纳静物写生方法的验证。

(教学意图:观看教师演示静物写生过程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能以教师的观察角度全面地观察体验对静物主体和细节表现过程,在此过程中再次强化认识线描写生的艺术特征,进一步掌握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和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1.引导学生欣赏交流课件中几张有特点的学生作品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作业要求:

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组静物;注意物体的形态特征;巧用取景框构图;注意线条的表现力;注意物体前后的遮挡关系。

  1. 学生作画过程中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为学生营造作画意境氛围。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辅导和过程评价,及时表扬有个性创意的同学,针对作画过程中存在的个性或共性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学意图:通过课件欣赏交流作品中的优缺点,形象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作画过程中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为学生营造作画意境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作业展示,欣赏评价。

展示学生的课堂作业,让学生互评展示作业中构图情况和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疏密变化等艺术特征。

(教学意图:让学生加深对线描静物写生线条艺术特征的理解。强化教学重难点,发挥评价的指向性和导向性作用,让评价落到实处。

五、欣赏总结,拓展延伸。

在此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及收获,强化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师最后展示同

一组静物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课后进行静物写生其他表现形式的尝试。(教学意图: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艺术特征的美感,产生意犹未尽的兴趣向往。



静 物 写 生

 学生作品

 白板

方法:

范 画



范 画


教学预测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线描静物写生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去认识线描写生的艺术特征,掌握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运用线条生动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体验学习写生的乐趣






6《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的要求是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本课是一节集欣赏性、表演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根据教材要求,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人物五官的变化与情绪的表达,学习喜怒哀乐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游戏,合作探究等活动体会不同情绪时人物的表情特征,从而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表情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观察人物的各种表情,了解其变化的五官特征。

教学难点: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表情进行写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色卡等。

学生准备:小镜子、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成语填空。——我们把每行的第一个字竖着连起来读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喜怒哀乐”

二、探索表现

1,对镜子做表情。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件上的文字,其它同学对着小镜子,假设你就是主人公,你看看你都会产生什么样的表情变化。

2,小组讨论:

1)当人做笑哭怒愁这四种表情时,人的眉,眼,嘴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2)师生共同总结笑哭怒愁的表情特点。

3,色卡。

选择相应的颜色放到对应的表情下。

4,表情小图。

根据总结的表情特点画出相应的表情小图。

5,“表情连连看”游戏

6,名画赏析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蒙娜丽莎》达芬奇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呐喊》爱德华蒙克

7,学生作品欣赏

8,引出德育教育。

(课件)大自然和动物的表情,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在此你呼吁什么?

三,学生绘画

描绘人物的表情。

要求:1.构图饱满

2.突出人物的表情特征

四,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

五,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总结:

人生百味,纵有酸甜苦辣,笑怒哭愁,我们都要勇敢的战胜困难,笑对生活。



课  题

7《夸张的脸》

课   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五年级

课  型

  造型*表现

授课教师

张爱琴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创作一张夸张的脸是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习创作夸张的脸可以提高孩子的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美的乐趣,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美术学习活动中,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寓教于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天真烂漫,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善于表现,喜欢上美术课。同时他们有意注意较弱,组织性不强,易激动等儿童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丰富的内容,松紧自如的环节等,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艺术,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动画人物以及著名演员夸张的脸部特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人物的脸部特征及夸张的表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的五官、表情特征,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形状塑造一个夸张的脸部,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赏析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创新精神及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对人物脸部夸张手法的理解与应用,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人物脸部的夸张。

教学难点

学生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并运用五官等不同部位的变化进行夸张表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阶段

1ppt展示带有夸张脸部特征的动画片人物,师引导学生找出动画人物都有哪些特征,并引出所学课题《夸张的脸》。

2)师出示课题。

学生对动画人物非常熟悉和喜爱,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师提问学生人物脸部五官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回答,师总结。并让学生动手摸自己的五官,亲自感知。(PPT出示人物脸部五官变化的图片)

2、欣赏作品 看看说说

1PPT展示电视演员姚晨的照片与漫画作品的对比图,师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分析是抓住人物哪些特征进行夸张的?

2PPT展示相声演员马三立的照片与漫画作品的对比图,师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分析是抓住人物哪些特征进行夸张的?

3PPT展示商代青铜雕塑作品,师引导学生分析“青铜人头像”脸部特征及夸张的运用和画面效果,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突出,更有感染力。

3、师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脸部夸张,如何来表现一张夸张的脸?

生回答 ,师总结。

4、变脸小游戏

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比一比谁做得最夸张,学生能更深刻体会到不同表情的特征,师展示对应表情的范画,学生进行欣赏感知。

5PPT展示同龄学生优秀范画。

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各类夸张的脸的特征。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夸张的艺术,并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









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表演,在轻松的气氛下掌握了难点。

三、教师示范

    师讲解绘画要点及步骤并进行现场示范。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能掌握绘画步

骤。

四、构思与创作

1、作业要求:

1.可以画带有夸张表情的人像。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画一张身边朋友的人物像。

 2、学生创作,师巡视辅导。



作业设置的多元化,

满足了不同层次学

生的要求。

五、展示与评价

优秀作品展示,学生互评,师总评。

评价要求:1、是不是一幅夸张的脸?

            2、主要夸张在哪些部位?

            3、夸张后达到了什么效果?



通过学生互评,帮助学生学会赏析美术作品。

六、拓展延伸

PPT展示其他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鼓励学生课下使用其他材料制作

一张夸张的脸。


课后的延伸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鼓励学生利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及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本课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各种动画人物以及名人的照片来刺激学生的眼球,通过反复的让学生来发现、比较,是对人物脸部哪些地方来进行夸张的。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发现素质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相连,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还启发了学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大胆夸张并趣味性的表现人物脸部特征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8、《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神奇的肥皂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感悟体验肌理的美感,并通过实践操作练习,掌握肥皂粉与水彩(水粉)颜料相融合而产生特殊的色彩肌理效果,能够运用剪贴、拼贴的方法,对制作的肌理画面进行二次创作或尝试运用酒精、汽油、白蜡等特殊材料与水性颜料融合吸附的方法,创作出奇特的绘画作品。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表现能力,而用皂粉制作色彩肌理对五年级学生的实践掌握也不困难。本节课,首先材料工具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其次是在实践练习中掌控好画面色彩水分与肥皂粉之间融合的时间度上也是完成作品肌理效果的关键问题。教学中通过教师直观示范演示讲解欣赏分析作品等环节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肌理在生活与艺术中的作用。

2尝试用肥皂粉、酒精、白蜡等材料与水溶性颜料进行融合创造不同的肌理画面,能够运用剪贴拼贴的方法对肌理画面进行二次创作,使之成为一件有特殊效果的作品。

3体验创造的乐趣和创造美表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表现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肌理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创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颜料、盐、肥皂粉、酒精、调色盘等涂色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水中画》视频导入。视频中,绘画大师在水缸中搅拌操作完成一幅奇特的肌理作品。

2看一看,摸一摸,小组思考并讨论:“什么是肌理?”(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或粗糙斑驳或细致疏松)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肌理的知识点,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对自然肌理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3出示图片,“猜一猜”那几幅是自然肌理,那几幅是人造肌理?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做的肌理?

小结:在现代绘画中,一些媒介材料经常被用来制作画面的特殊效果,使作品耐看而又有情趣,肥皂粉撒点作画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方法不仅有趣,还让我们发现了绘画艺术有许多表现艺术美感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观看微课制作过程,观察思考:皂粉遇到了未干的画面发生了生么反应? 皂粉吸收了未干画面中的水和色,形成了斑斑点点的肌理画面。

2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于美术的创作表现中,除了皂粉老师还想和大家分一下其它几种材料的肌理。继续欣赏微课中盐、酒精、玻璃拓画的不同肌理效果。(微课的播放激发学生想尝试的积极的自主探究性)

3学生尝试制作皂粉肌理,并且就尝试的结果解决在制作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练笔自己总结出正确的方法,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总结制作皂粉肌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水分的把握 (2)皂粉的聚散 (3)颜料的薄厚

5欣赏肌理作品:(1)比尔-杰克林的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他的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2)欣赏撒盐的、酒精的、综合肌理作品,猜猜作品都用了什么材料及方法?(3)欣赏裁剪、拼贴的作品,是怎样的组织画面的?(4)欣赏两幅学生作品,感受不同的表达主题及材料在画面上产生的效果。

(设计意图:不同的材料所产生画面的肌理效果千差万别,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了解肌理的知识,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6如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 基本步骤:(1)确定主题 (2)选择材料 (3) 观察与想象  (4)创作与表现

  1. 作业布置 实践练习

四、作业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从作品的完整性、主题明确、肌理效果、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

五、拓展总结

播放抽象画大师波洛克的现场作画视频。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视野,深化课堂效果,也为学生的后续再创作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板书设计

 8课    神奇的肥皂粉

肌理:天然  人造

 作画步骤:定主题→选材料→想象创作




9《写意蔬果》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来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

二、学情分析

学龄阶段特征: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具有一定的

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对国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

知识储备:在四年级阶段接触过《彩墨游戏》,五年级上册学过《鸟语花香》、

《彩膜脸谱》。

授课班级特征: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到本班学生之前几乎没有

上过国画课,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缺乏感性经验。教师和学生也比较生疏,互相不了解,缺乏良好的配合基础。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课前活动都是在此学情基础上设定的。

  1.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

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

  1.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临摹或

创作蔬果作品。

3、情感与价值: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

意蔬果画。

四、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活动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本身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演示法:教师直观的示范,给学生以技法的支持,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的画法。

五、学法分析

1、欣赏分析法:

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世世清白》,体会写意画的特点。

2)、通过欣赏《葫芦》,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3)、通过欣赏《蔬果册》,了解用色方法:随类赋彩。

2、讨论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画家是怎样运用笔墨来表现写意蔬果的,巩固对写意蔬果的表现方法的理解。

3、体验法:体验笔法和墨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用具

1、教师:课件、国画工具、示范作品等。

2、学生: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 《写意蔬果》

备课人

课型

课时

董寒卉

造型表现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创作自己喜爱的蔬果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用毛笔、水墨表现写意蔬果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国画工具、示范作品

学生:毛笔、生宣纸、墨汁、调色盘、笔洗、国画颜料、毡子

教材分析

《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

具  体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

2、笔墨接龙游戏。




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观察:三幅作品

2、思考:这三幅作品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摄影 2〉工笔国画 3〉写意国画


3、国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用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蔬菜和水果。出示课题《九、写意蔬果》


二、探究知识 初步体验

1、什么是写意画?请同学们在课本找答案。


介绍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世世清白》,出示实物照片,提问:画家笔下的蔬果和现实中的一模一样吗?似与不似具体体现在哪儿?

提示:可以从形和色上去观察。


简约豪放的笔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也是写意画的特点,他还有一大特点:注重用笔和用墨。


2、写意蔬果画的表现方法

用笔:中锋 侧锋

用墨:焦 浓 重 淡 清

用色:随类赋彩



1、准备学具。

2、先由一位同学大胆地在纸上画一笔,后面一位同学看前面同学画的像什么,继续添画。


观察作品。

思考作品的表现方式。

回答作品的表现方式。






学生在课本上寻找答案:简约豪放的笔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观察《世世清白》中的蔬果和现实生活中的蔬果,找出: 白菜的颜色不同,柿子的外形有所不同。


(1)体验笔法和墨色。

(2)尝试分析《葫芦》中画家的笔法和墨色。

(3)欣赏《蔬果册》了解用色方法:随类赋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





利用不同类型的同一物品(桃子),让学生感知不同的表现方式,并导入今天课题的主题——写意蔬果。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达成教材学习中的“欣赏”要求)通过画家作品,观察体会写意画的特点。



学生初步感知写意蔬果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具  体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深入示范 技法点击

教师示范作品——丝瓜的画法。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四、实践创作 体验乐趣

1、学生创作。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用相机记录学生的绘画过程。




五、直观展示 快乐评价

将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画轴当中,更加完整的体验写意蔬果的魅力。用电子相册展示创作过程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创作过程的乐趣。




六、总结拓展 迁移创新

在课下还可以尝试用金山画王画一幅国画风格的电脑美术作品。

欣赏观摩教师的示范,进一步掌握写意蔬果的画法。





学生创作或临摹写意蔬果。






自评、互评作品。

教师通过直观的示范引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画的画法。


通过实践,进一步掌握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采用多种展示方法使学生体验完整的国画作品的美感和创作过程的乐趣。面对个体和群体,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国画的兴趣。

板书设计:

9、写意蔬果


示范作品











笔:中锋  侧锋

     

墨:焦、浓、重、淡、清    


示范作品


色:随类赋彩          




课后小结: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学习了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来表现写意蔬果,希望这节课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有更多的同学喜欢上国画,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10《写意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为五年级下册中国画法小单元中的第二课。学习运用水墨写意技法表现动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动物作品的欣赏、观察和分析,体会画家如何运用写意水墨的用笔、用墨特点来表现动物,学习水墨写意动物的表现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校作为中国画特色研究学校,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中国画,所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国画中的水墨工具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水墨画的技能有过基础的训练,本课重在解决学生对水、墨、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墨破色和色破墨的水墨技法特点。

二、教学内容和目标:

1、了解和感受写意动物的笔墨特点,运用水、墨、色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和特点。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自主探究掌握色破墨和墨破色的方法,表现生动可爱的动物。

3、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用写意的笔、墨、色来表现形态生动的小动物。

2、难点:能准确的运用写意的笔、墨、色来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谈话用学生熟悉的动物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本课题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感受写意画的美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研究写意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及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五、学习材料、准备:

教学课件、笔、墨、卡纸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课题。

 

 

 

 

 

 

 

 

 

 

 

 

 









2、探究学习。

 

 

 

 

 

 

 

 

 

 

 

 

 

 

 

 

 

 

 

 

 

 

 

 

 

 

 

 三、自主创作

 

 

 

 




四、展示、评价。



五、拓展新知

一、导入课题:

1、游戏:(宝贝看过来)

出示形象文字,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动物。

2、师生交流:

 提问: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2、课件:表现动物的作品

提问:你们有没有想拥有一只自己的小动物,那就用我们美术课上学的方法来表现一只吧!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儿童画、线描、泥塑、剪纸等)

3、为了丰富大家的表现方法,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表现方法(课件)出示课题:写意动物

4、课件:墨破色—老虎

问:看看你们的观察力,看这幅作品,你能观察出他们的笔墨顺序吗?(你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真的好强)我更想看看你们的表现力。

5教师示范:墨破墨—老鼠

问:有没有发现用笔、用墨的顺序和特点。

6、总结写意画的表现特点(简洁、概括、注重意境)

7、课件:名家名作

(为了大家能更生动的表现动物,我还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名家名作,黄永玉、韩美林、齐白石。我相信你们可以超过他们,有信心吗?)(分析作品的用笔、用墨及章法布局)

8、学生练习

(那就动手来表现你喜欢的动物吧)

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A、用写意的方法表现动物。

B、注意章法构图。

9、以“拍卖会”的形式进行讲评。

 课件写意山水

 

欣赏课件中的动物,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各种表现动物的方法出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新方法的出示丰富学生的表现技法

 



学生自主探究,夯实新知学习效果,凸显学生自主学习地位。

  

 

 




化解教学难点

 

 

 

 

加深新知的掌握



名家名作赏析拓宽学生创作思路。










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自主进行点评。





课后尝试用写意的方法表现山水。

 

由学生喜欢的内容入手,开门见山的提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

感受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捕捉小动物的美感。

 

 

 

 

 

 

 

了解写意方法表现小动物。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新知的表现要领,化解难点。

   


明了写意动物的表现要领。

 

让学生感受精品国画的美,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让学生用水墨写意的方法表现小动物,书法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敢于自评,善于互评,真切的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美。



拓宽学生用写意的方法表现山水。


11、《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课是通过对比、欣赏、实践,引导学生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松树。在松树的表现中,知道如何把握枝干的一般表现方法,教材中提供了相关的分解图,对用笔方法、用墨方法也有较明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1. 教学目标:

A类:了解松树的外形特点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B类: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C类: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美。

  1.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1. 课型与教学方法:

造型表现、欣赏实践

  1.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

  1. 预习作业: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

  1. 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观察校园内的松树,你们观察了么?谁来汇报一下你看见的松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汇报)通过同学们的汇报相信大家都认真观察过松树了。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拍的校园内松树的照片,看,这两排松树是不是像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校园呢?松树四季常青,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因此成为我国古今文人与画家喜欢的创作题材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水墨的表现方法画松树(板书课题)。

2.图片欣赏,讲授新课:

同学们请看,这组松树的树干是挺直的,所以属于挺拔型的松树,和校园内的松树是一样的。看这组松树的树根盘根错节,形态奇异属于虬曲形的松树,松树有很多品种,除了树干不同,它们的松针也有不同的分类,分别有扇形、圆形、马尾形,在东北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马尾型。

那么画家是怎样用国画的方式来表现松树的呢?请看这两幅作品,这幅是清代画家金农的百木之长,这幅是现代画家胡也佛的迎客松,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这两幅国画画的是哪种类型的松树,画家是怎样用国画的方式表现松树的呢?(学生观看画家作品)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松树主要就是由树干树枝以及松针组成,我们可以看出这幅国画画的是虬曲型这幅是挺直型松树,我们要注意画家在画松针是用墨色的浓淡来区分松针的远近虚实关系。

教师范画:(略)

3.交流展示,互相点评: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幅作品,喜欢哪一点?(师生点评作品)

  1. 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画松树了吗?课下可以自己多加练习,画出更漂亮的松树,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学画松树


学生作


学生作







12水墨十二生肖


一、设计意图

以美术课程“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指导思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画的传统文化,认识国内美术大师——韩美林。我设计这节课的特色是作为五年级《十二生肖》的延伸课,是在学生了解十二生肖常识的基础上,运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十二生肖。利用直观演示、探究感受等方法,练习用笔用墨,体验水墨韵味,体现中国画学习的特色,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福建省小学新课程学科教学要求》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本课进行修改,把原来的教材设计的泥塑和剪纸教学进行了拓展延伸。重在游戏、趣味、体验、创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自由体验宣纸、水、毛笔、墨等效果,愉快的体验创作十二生肖作品的乐趣。

2.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12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内容。我设计这节课的特色是作为五年级《十二生肖》的延伸课,是在学生了解十二生肖常识的基础上,运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十二生肖。通过学习水墨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水墨画的应用,从韩美林的中国画作品欣赏开始,让学生能用简练的没骨法、勾勒法进行十二生肖的创作。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欣赏、体验、创造性为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了解和喜欢中国画。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水墨游戏》,初步体验过水墨的韵味。在这个基础上,利用这节十二生肖课进行水墨画的拓展延伸。学生有了较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较强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肖学习本课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水墨生肖的作品欣赏,学会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概括,学习勾勒法和没骨法,初步体验水墨十二生肖的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水墨传统文化的热爱,养成学生关心长辈的良好习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水墨生肖的文化、观察概括方法及其表现生肖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水墨塑造生肖的形象特征。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2.老师的教学准备:PPT、范作;

3.教学环境的设计:利用水墨十二生肖范例作品布置在教室四周,营造水墨画的教学氛围。

4.教学用具的准备:国画工具、材料、小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互动导入

问题: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计时方法,谁知道都有哪一些动物呢?


2.欣赏水墨十二生肖作品,问题导入

师:十二生肖作品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水墨)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水墨十二生肖。(板书)

二、发展阶段

1.赏析交流,深化感知

1.组内交流:十二生肖的外貌特征?

小结:画十二生肖一定要抓住它们的外形特征,要大胆概括,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韩美林的作品用概括的手法表现了温和的羊、灵敏的猴子,还有健硕的马……


2.对比《马》,引导学生抓特征。

师:今天以马为例,来分析一下马的外貌特征(幻灯:对比马的摄影图及国画)。

马的特征(用基本型概括):三角形的头、梯形的脖子,椭圆形腰身、圆形的臀部、梯形的四肢。

3.小练习:请学生利用基本型,对手中的A4图片上的生肖进行概括、圈画。

2.欣赏作品,强化学生的概括意识。

问题:国画大师又是如何来表现马的呢?

师:韩美林(山东济南人,是“福娃”设计组的组长),他用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了栩栩如生的马。主要从外形特征、墨色两个方面来欣赏。

特征(外形):运用基本型来概括!

墨色变化:浓淡分明(淡墨画身体、头部;浓墨画四肢、尾巴),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水墨韵味。

3.复习水墨画的两种基本技法。

1.范图赏析(对比,复习两种画法。

:既然我们今天是要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十二生肖,就必须来复习水墨画的基本画法——勾勒法、没骨法。

勾勒法:与平时画画是一样的——用线勾形,再上色(染!)。

没骨法:不勾边,直接成形的画法。

2.练习:局部示范

.分析:

用墨——浓淡

用笔——中锋、侧锋

.教师示范局部

分析:用墨——浓淡

用笔——中锋、侧缝

(备注:黑板示范、展台调墨。)

.学生练习、体验(用笔、用墨)

4.示范,体验,提升

1)、勾勒法《马头》

2)、没骨法《马》、《公鸡》

5、水墨画可以百变——变出十二生肖!

外形特征一变,马上就能画出其他生肖。

三、创作阶段

1、作业:请你用水墨画的形式创作十二生肖中的一只动物。

要求:突出动物特征;造型概括简介;表现笔墨变化。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强调:笔不能乱甩,注意保洁。

四、展示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生自评

是否突出动物特征?

是否造型概括简洁?

是否表现笔墨变化?

你有什么体会或者建议?

3.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知识,掌握了      本领。

五、拓展阶段

1.回家后调查爸爸妈妈的生肖,创作一张全家福。

2.韩美林大师不止在水墨画领域有很高的成就,他还用雕塑的形式来表现十二生肖。

 




板书设计

12    水墨十二生肖

  1. 特征

  2. 概括

  3. 用笔:中锋

          侧锋

  1. 用墨:浓、淡












13风筝的魅力


【教材分析】

风筝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一直流传至今,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风筝的魅力》属于新课程标准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关注风筝,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风筝的起源、地域特点、种类和传统制作技艺等内容,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发现我们的民间艺术,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风筝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筝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教学中,着重欣赏大量中国传统风筝,感受传统风筝文化,了解传统风筝图案的寓意,同时引伸到对闽南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且用菱形的构图方式创作一幅具有闽南地方文化特色的绘画作品。了解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和传统制作技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有关知识,如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筝的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运用传统材料制作一件板式菱形风筝。

2.板式菱形风筝中骨架的左右对称和重心问题、十字形骨架的缠绕、风筝面与骨架的粘合。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播放《红楼梦选段》视频),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过渡语: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和祝福,放风筝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2.出示课题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风筝的魅力》。

板书课题:《风筝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1.介绍风筝文化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风筝又名(纸鸢、纸鹤),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

教师语言:山东淮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都会举办风筝节。根据地域和制作风筝的差异,风筝在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2.风筝的种类

有硬翅、软翅、板式、串式、筒形(立体)等。

(图片展示风筝类型)

风筝的种类和特征:

根据教师所给资料和图片,分小组学习各类风筝的结构、题材、装饰寓意、用途。

1)硬翅风筝

它的特征是风筝的左右两边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形状,平看就是一个古代元宝的形状,常见的有沙燕风筝。现存的一本《北平风筝谱》中收集了200余种北京风筝。

北京“沙燕儿”风筝:

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性能最好、对全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是外形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

题材:“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眉梢上挑,两眼有神,被赋予了人的感情,那对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它比真燕子更可爱,人们按照大家都喜欢的“大胖小子”,扎成了胖沙燕和雏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条秀美的少女,扎成“瘦沙燕”。按照恩爱夫妻扎成“比翼燕”。

装饰寓意:人们在沙燕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黑色的燕子,变成了五彩缤纷、生动活泼、充满了人的精神的燕子。

由“沙燕儿”演变成的风筝品种很多,遍及全国。如山东潍坊外号叫“跑破鞋”的硬翅鱼和人物风筝;天津的硬翅蝴蝶和“轱辘锅子”;南通的“五音蝼蛄”等。

2)软翅风筝

此类风筝由一根主翅条和翅形的蒙面组成,因两翼下部无硬性结构,随形剪就,而没有“骨”,被称为软翅风筝。

结构:软翅风筝的中心骨架多为立体的结构,放飞时,两翼微微拱起,也可以轻轻颤动。题材:模仿禽鸟、昆虫、蝙蝠、金鱼时几可乱真,颜色格外鲜艳亮丽,引人注目,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较为典型的软翅风筝有鹰风筝、蝴蝶风筝等。

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种类繁多,以软翅为主,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结构:骨架很多地方是“楔”“卯”结合,不用线绑。在结构上拆折精巧,一只很大的风筝都能拆开折起来,放进很小的盒子里,携带方便。用棉纸在模子里粘成薄壳,做成各种风筝的头部,这样可以不受扎架糊纸的局限,既重量轻,又外形美,这叫“盔头”。

题材:天津的鱼、虾、蟹等水族风筝和福、寿、喜等字形风筝堪称一绝。

潍坊风筝:

潍坊是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产地和集散地,对中国传统风筝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极大贡献。

题材:潍坊工美的“城派”软翅风筝,不重自然形似,而求以形写神,讲究图案美,立体感强。“城派”风筝曾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贡品风筝,具有宫廷艺术的特色,对风筝作者有极高的要求,需要艺人同时具备一流的扎制手艺和高超的工笔画技巧,或需风筝扎制艺人与画家携手制作。

3)板式风筝

板式风筝,又叫“板子风筝”“拍子风筝”,是一种运用广泛、十分普遍的中国传统风筝,也是最早用于竞技和比斗的风筝。此类风筝边缘都有骨架支撑,形成板状的结构,因此被称为板式风筝。

结构:按结构的封闭情况来看,可以把板式风筝分为硬板、软板两类;按层次可分为单层板式风筝和多层板式风筝;按形状可分为:菱形、方形、圆形等对称的平面图形,或者芭蕉扇、八卦等不规则图形。通常会在风筝的尾部加长穗子或布条、纸条,以保持平衡。此外,潍坊工美还对八卦风筝的形式做了创新,加上可以转动的立体结构,既增强了风筝的稳定性,又增添了趣味。

题材:板式风筝的题材广泛,从花鸟虫鱼到人物故事都可体现,最典型的有八角形八卦板式风筝(如潍坊工美博物馆所存的《八仙过海》)、老潍县的板式蝉风筝等。

装饰寓意:潍城的人们认为,蝉是吉祥的象征,遂用夸张与写实结合的手法创作了单翅蝉、双翅蝉、活眼蝉等,富有趣味。

用途:作为现代用途最广的风筝,板式风筝已被应用于广告、文娱、竞技等领域。

4)串式风筝

此类风筝是把数只相同或不同的风筝用线串起来做成的,因此被称为串式风筝。串式风筝的主体部分由若干的单体风筝组成,为了提高串式风筝的飞升性能和平衡性能,常设计出美观、易升空的头部和尾部。

结构:具有长度可延展、拉力大的特点。根据连线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线、双线、三线、树枝串等。根据串式风筝的每个“片”类别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串雁为代表的将硬翅风筝串联起来的串式风筝;一类是将各类软翅风筝串到一起的串式风筝;还有一类是中国风筝的典型代表——龙头蜈蚣风筝。

题材:常见的串式风筝有龙头蜈蚣八仙过海、串雁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头蜈蚣风筝,其制作工艺之繁杂、难度之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

世界之最: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龙头蜈蚣为代表的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获金奖。潍坊工美风筝厂的风筝多次在重大活动中进行放飞表演,挑战世界最长风筝的吉尼斯纪录。成功实现了风筝载人飞天。2015101日,潍坊工美制作的7000m世界最长风筝实现载人飞天,圆了古人坐风筝飞翔的梦。

5)筒式(立体)风筝

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圆筒或其他形状的筒组成的风筝,像花瓶、宫灯等都属此类,我们也称其为立体风筝。由于它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少见。

4.风筝的制作

教师语言:风筝的骨架一定是对称的,但风筝面的图案就不一定是对称的,可以是不同的图案。

风筝的制作工艺(播放视频):扎、糊、绘、绑,简称“四艺”,即扎骨架,糊纸面,绘花彩,绑风筝线。

5.教师示范

扎——扎骨架:两根竹条呈十字摆放,横向竹条放在竖向竹条三分之一处,左右对称。重心偏上,利于飞行。缠绕骨架前棉绳要留出15厘米的长度,为了方便打结连接。固定骨架时,用交叉缠绕法,将棉绳对角缠绕,左右各缠绕5次,可多缠绕几次,最后打结,并留出15厘米长度绳尾。

糊——糊纸面:将纸面平铺在桌上,再把风筝骨架摆在纸面上。(注意:不能歪斜以免重心不稳,影响飞行)用胶带将十字骨架固定在风筝纸面上,风筝正面的四个边各留3厘米左右,四个边依次折好,用双面胶整条贴平整。(注意骨架边角粘贴牢固,不能移动)用飘带装饰零星风筝的肩膀或尾部,宽约2-3厘米,长度在30厘米左右。

绘——绘花彩:用菱形构图方式创作一幅闽南地方文化特色的绘画作品。

绑——绑风筝线:骨架和风筝面制作完成后,把风筝骨架打结后的绳头与风筝放飞线进行拉紧打结,板式菱形风筝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教师语言:生活中,风筝与放飞线的连接点除了一点法外,板式菱形风筝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连接风筝线,例如二点法和三点法,同学们课后可以去尝试,看看有什么区别。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制作风筝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用传统的风筝制作材料,制作一个具有闽南传统文化特色的板式菱形风筝吧!

(四)评价总结

教师语言: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漂亮的风筝吧。

(五)放风筝

教师讲解放飞风筝的技巧:一抽一放。

1.抽:增加风筝的上扬力,使风筝稳步上升。

2.放:在风力和上扬力的作用下,风筝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注意:放风筝必须收放有度,以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风力大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有所下降时,就收线。

教师语言:同学们,比一比,看谁的风筝放得高、飞得稳。

(六)拓展提高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还学会了如何制作风筝,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尝试小组合作做一个串式风筝,我们还要举办一场风筝大赛,看哪个小组可以夺得比赛的桂冠!




14课  微观世界

教材分析:

《微观世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14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是一节独特的有别于以往的“造型.表现” 领域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通过欣赏图片和显微镜下各种细胞切片所呈现的形态视频,通过点线的不同排列,描绘细致繁杂的微观世界,体验创作的乐趣,学生在欣赏观察合作探究表现中体悟微观世界独特的美。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用点线来表现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切片所呈现的精美形态。用点和线绘画语言表现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形态,对于五年级学生并不陌生,技法不是问题。但透过显微镜观察物体细胞切片,把观察到的细胞细致繁杂的形态用水性笔运用点线的排列来描绘出来,是学习中的难点。教学中,通过欣赏显微镜下物体细胞图片和视频,通过微课师范讲述等方法来解决学生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识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发现和探究事物的构造和美感。

  2. 尝试运用点、线,表现微观世界中的美,体会点线组合排列产生的不同节奏感和趣味。

3、体验观察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观察微观图像,用点、线语言表现物质的微观世界。

教学难点:

用点线组合排列的方法,有节奏有韵律的大胆表现微观物质世界。

教学准备:

课件、粗细记号笔各一只、显微镜及切片、卡纸等。

  1. 导入

老师要画一个东西,同学们看看是什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让我们看到许多美丽的事物,可是有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一样东西才能看见他,让我们看一看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播放显微镜下的世界的视频)

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出示课题)

  1. 新授

1、你认为什么是微观?(微观是从微小的方面去观察事物)

a、出示图片,同学们猜猜它们是什么?

b、你从中发现了哪些美的?

c、放大的海星,你看到了些什么?像什么?

d、什么是点?当我把这些点再放大你又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任何图形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点,甚至符号数字我们也都可以把它看成点。

e、这些点有什么变化吗?(大小和疏密的变化)

3、观察植物的根、茎线描。进行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 这组图片大家猜猜它们又是什么呢?

  2. 你看到了些什么?

  3. 刚才有同学提到线条,在这组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线?你还知道哪样的线?(让学生上来画)各式各样的线条粗细不一疏密有致,同样组成了微观世界中的一番景象。

4、我们看了微微博士实验室里的照片,发现了点线排列组合之后产生的美,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哪些美丽之处呢?(质感、图案,颜色)

5、听听微微博士是怎么说的?

(微观世界里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小点,各式各样的线条,它们组成美丽的纹样,五彩缤纷的颜色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幅灵动有趣的画面,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6、今天老师把显微镜也带来了,想不想看看显微镜下得植物们变成什么样子吗?(请几个同学上来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教师播放观察图片)

7、分析作品:这一幅洋葱表皮,线条的排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感觉像什么?(教师对作品进行了改变,改变点线或者它们的排列方式,都会改变画面的节奏和美感。)

a.这是显微镜下的花粉,将它画成线描,花粉表面粗糙的质感用波浪线和曲线来画,花粉里的小颗粒用类似圆的形状。现在我擦去了几个部分,有没有同学尝试变一变呢?(请学生上来画)

b、看来同学们都很多好的想法和创意,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组显微镜下的图片。

c、这是显微镜下的指纹线,同学们觉得像什么?

d、这是玛瑙中的铁质,这又使你联想到什么?

(被放大的小草,仿佛里面住着一个个小精灵,开心的对着我们微笑。)

8、微观的世界千变万化,同学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去创作,老师带来了一幅创作视频(微视频展示)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思考老师用了哪些方法?(重复、渐变、特异、对比)

三、作业布置 学生实践

创作提示:1.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一幅微观世界的作品。2.构图有新意,点线注意大小疏密关系,让画面变得更有趣。

四、展示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本组的最佳作品两幅。

2、作品贴出来展示,进行点评(结合希沃助手)。

3、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把你想象的过程跟大家分享。

五、拓展:尝试用其他方式表现微观世界中的美。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发现了微观世界中的美,也创作出很多美丽的作品,其实生活中一粒沙子,一粒种子我们都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发现它们的美,只要我们同学们都能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热爱和尊重美丽的大自然。


板书设计

14课微观世界


点      线


观察 — 联想 — 表现

15会亮的玩具


【教材分析】

《会亮的玩具》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对其进行想象加工,并结合一定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会亮的玩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2.根据灯泡或各种光源的发光原理,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图片中的玩具?

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玩具,请你看看都是什么玩具呢?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小结:我们看到有小动物、小汽车、手环、陀螺等一些玩具,它们都是会发光发亮的玩具。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如何制作“会亮的玩具”。

(二)讲授新课

1.了解不同的发光原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中都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萤火虫、水母……

2)说说我们人类又发明了哪些会亮的物体呢?它们为什么会亮?(电灯——通电,蜡烛——燃烧……

2.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过渡语: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会亮物体的发光原理,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灯泡,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吗?

1)出示干电池、电线、灯泡、胶布,观察思考方法。

2)小结:将电线的一端绕在小灯泡的线圈上固定好,另一端用胶布固定在干电池的负极,这时只要将小灯泡接触到干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就会发亮。

3)出示电路图,你们知道灯泡电线开关的工作原理吗?

4)分别说说哪些物体会导电?哪些不会导电?

3.探究玩具外形和材料选择。

过渡语:刚才我们学会了如何制作会亮的玩具的光源,现在我们要利用收集的材料,制作玩具的外形。

1)思考可以利用哪些废旧物品来制作呢?

2)小结:可以选择透明或半透明的各种瓶、罐,以及不同质感的纸材、塑料盒等。

4.分析玩具设计、装饰方法及功能设计。

1)说说如何设计造型并装饰美化呢?

2)思考你设计的小玩具有什么功能呢?

5.探究利用其它光源制作玩具的方法。

1)过渡语:小台灯的发光发亮是由于运用了电路系统,那你知道这个走马灯的发光发亮用了哪种原理呢?

2)观察图片并分析原理。

小结:是将蜡烛放在铁丝绕成的小支架上,利用蜡烛的光亮并加上透光的外壁制成的。

3)想一想,利用手电筒和一些废旧材料,能设计制作出什么样的玩具呢?

6.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发光机器人”“旋转的彩灯”等材料,结合刚才所学知识,思考制作“会亮的玩具”的具体实施步骤。

1)构思——选择哪一种发光原理,制作什么形象的玩具。

2)设计——画出设计图。

3)外形——玩具的外形及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4)装饰——添加细节装饰。

5)组合——将玩具外形和发亮部分组合完成。

7.欣赏学生作品。

8.还可以选择其它废旧材料,制作更多的会亮的玩具,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吧,请你运用发光发亮原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巧妙设计,制作一个会亮的玩具吧。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教师语言: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了一个个会亮的玩具。

2.知识拓展。

教师语言:希望同学们能尝试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会亮的小玩具。



16小布偶


【教材分析】

《小布偶》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本课是以小布偶为题材,加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通过应用废旧物品进行组合、搭配、装饰,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环保意识。在本课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布偶的造型,通过欣赏和制作小布偶,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小偶人,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尝试运用废旧布料,利用贴、扎、编、粘等制作方法,巧妙搭配布料的色彩、图案和质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2.运用观察与比较、探究与体验、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感受亲手制作的小布偶的质感与拙朴,体验用小布偶进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用身边所能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2.小布偶站立的稳定性和肢体的灵活性。布料色彩和图案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视频提线木偶剧片断。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一段精彩的表演,看看剧中的小演员都是谁呢?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呢?

2.小结:原来是形象各异、活泼可爱的小布偶。布偶是指主要用布料制作的玩偶或装饰品,布偶可以有人、动物、植物、生活物品等题材。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如何制作人形“小布偶”。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布偶的形式与历史文化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布偶的小知识呢?

2)教师小结:布料能贴、能扎、能编,巧妙利用它们的质感和色调制作小布偶,令人爱不释手。

布偶有多种类型,比较著名的有北京绢人、泉州提线木偶、龙溪布袋等,它们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绢人也叫绢塑,是以金属丝为骨架,棉花、纱绢为肌肤,真丝为发,绸帛为衣而塑制的人型艺术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古老的传统木偶戏的一种,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始于秦汉,历经千年传承不辍。

福建布袋木偶除了偶头、手足外,身躯、四肢都是用布料制作的。

3)欣赏国外布偶。

2.分析布偶支架及头部的制作方法。

过渡语:刚才了解了许多布偶的小知识,你想不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布偶呢?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

1)观察完成一个小布偶需要制作哪几部分?(头部、身体支架、服装、装饰。)

2)想想布偶的头部怎么制作呢?

总结:可以用布制偶头,还可以用乒乓球、纸团、鸡蛋壳、泡沫球、药丸壳、黏土等材料制作。

3)分析思考,支架该如何制作呢?

归纳:可以用硬纸卷成圆柱、圆锥、独立或组合型支架,还可以用卫生纸卷心、废旧盒子、纸杯、饮料瓶等制作支架。

4)思考如何使小布偶站立得更稳定呢?(支架底部加宽、加重。)

3.探究服饰搭配、制作方法。

1)说说如何用废旧布料制作服装?

小结:测量剪裁后利用贴、扎、编、粘等方法,进行拼装组合。

2)思考布料如何搭配更美观?

归纳:色彩搭配、质感搭配、图案搭配等。

4.思考装饰方法。

观察布偶,说说可以对哪些地方进行装饰?

小结:五官、头饰、配饰等。

5.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1)制作支架:将卷好的纸筒(身体、胳膊、脖子)和乒乓球一起粘和好。

2)设计外衣:将准备好的花布进行合理安排裁剪装饰在支架上。

3)添加局部:对五官、发饰等进行装饰。

4)整理完成。

6.欣赏不同质地布料及方法制作的作品。

7.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8.看看布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吧。

过渡语: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装饰、丰富、美化着生活,一起来看看如何用精美的小偶人装饰我们的生活吧。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吧,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收集的废旧布料制作一个漂亮的小布偶。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教师语言: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了一个个漂亮的小布偶。

2.知识拓展。

教师语言:希望你们能尝试更多的创作方法制作可爱的小布偶。






17《电脑美术——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愉悦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新课标的要求是了解windows画图软件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同时感受电脑美术便捷有趣的特点。设计对称图形并探索电脑美术多样的表现形式。

学情分析:

人教版小学美术从一年级上册开始每学期都有一节电脑美术课,学生对windows画图软件的使用已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在三年级下期的数学课上已学过轴对称图形,因此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欣赏对称美,初步掌握windows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进行的综合使用。

2.通过引导观察与实践操练,运用windows画图软件设计轴对称图形。

3.感受电脑绘图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的多样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有关对称的图片资料、课件、微课、影像及相关电脑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欣赏对称美,学习用windows画图软件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综合使用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设计一副由轴对称图形组成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发现对称

1.出示动画的轴对称图形,揭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找一找身边的对称图形。

4.播放视频,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本环节以动态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让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对称美,体验“发现——欣赏——创造”的美术学习过程。) 

二、自主分析:探究对称

1.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对称图形,感受电脑绘图便捷的特点。

2.实践操练:用原来学过的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工具尝试着设计对称图形。

3.分析学生实践操练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极域软件请学生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形式表现对称图形的作品,感受电脑美术的便捷。运用windows画图软件进行实践操练,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极域软件增加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解决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三、示范讲解: 表现对称

1.微课讲解。

借助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运用windows画图软件设计对称图形的方法。

2.实践操练。

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布置作业:

  1. 选择设计单个对称图形;

  2. 设计一幅由多个对称图形组成的美术作品。

该设计主题不限,要求画面体现对称美。

(设计意图:借助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助力,根据学情设计有梯度的作业,给予学生选择权,以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品评点析:赏析对称

1.展示学生作品。

2.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师评,提升学生感悟美、评价美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介绍作品和品评作品等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一起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切身经历学习过程,感受了学习美术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发展对称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出更多更精致的电脑美术作品。

(设计意图:学无止境。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开展更广泛的学习,将电脑美术运用在实践中,美化我们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复制 粘贴  旋转            对称图形

直线  对折   完全重合

发现 欣赏  对称      

对称美         对称轴



18《旅游节》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旅游节

学习领域

综合*探究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旅游节》这节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是让学生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本具有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宣传册。学生利用所学美术知识,把提前搜集的景点资料,通过剪贴、手绘、装饰物等方式,制作出一页精美的宣传册页。强调在探索中及时总结,发扬团队精神,善于发现,乐于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地旅游资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本具有家乡特色的旅游宣传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剪贴、手绘、装饰物等方式,制作出一页精美的宣传册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善于发现,乐于分享,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宣传册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装饰物等方法对宣传册页进行精美的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

师: 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旅游宣传册。准备好教学课件。

生:学生准备旅游景点简介、剪刀、双面胶、闪光笔、油漆笔、装饰物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师:我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看你们能从视频里找出几个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

2、那你们知道我们中国都有哪些名胜古迹吗?。

3、我们的家乡天津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驰名天下的四大民间艺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4、请看大屏这些词语你们知道是描绘什么地方的景色的?

5、欣赏手绘地图引出最热的旅游景点,同时引出新课。

1、生:悉尼歌剧演、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自由女神、基督像等。


2、生: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兵马俑等

3、生:魏记风筝、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刻砖刘

4、生:津门十景(食品街、旅馆街、天塔、盘山)


5、出示课题——旅游节


利用游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世界到中国再到家乡天津,了解各个地方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师:五大道有哪些名人故居?除了五大道还有哪些新的旅游景点?



2、师:为了更好的让游客了解天津,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宣传天津呢?


3、师:我们就来设计一本具有天津特色名为“乐游天津”的旅游宣传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宣传册都会设计什么内容?


4、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1)、修剪装饰旅游景点的图片

2)、把文字书写到纸面适合的地方并加以装饰



3)、根据旅游景点的特色,添画相关的图案。



5、师: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设计宣传册页?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课件)




6、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师:设计具有家乡风土人情的精美宣传册页。

作业要求:

1、对自己收集的旅游景点进行设计装饰。

2、使用剪刀注意安全,纸屑扔掉垃圾盒。


1、生:张作相、张学铭、孙殿英、庆王府……    

滨海新区、意式风情街、七里海……


2、生:旅游线路图、招贴画、宣传册



3、生:旅游景点的简介、交通信息、周边食宿、添画装饰




4、学生能准确的摆放出图片的位置,并用学过的绘画知识装饰


文字书写工整、干净整齐,并在周边装饰精美的花边


通过对景点的了解画出相关的精美图案,或装饰物进行美化。


5、生:彩条贴边框、直接把图片剪成想要的形状、文字周围画上花边或用图形做边框……
















1、引导学生了解天津有哪些著名景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让学生了解都有哪些宣传方式。



3、通过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设计宣传册都有哪些内容。



4、通过演示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化解制作中的难点。









5、引导学生设计出独特有创意的宣传册页




6、把其他同学的作品制作成幻灯片循环播放,让学生自己借鉴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共同制作一本精美的旅游宣传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作品,说说组内同学作品的闪光点。

让其他组的同学说说,有哪些优点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采用自评、他评、互评,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师给予引导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


1、制作立体名胜古迹景点宣传册。

2、设计地图形式的旅游宣传册。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形式各样的旅游宣传册。


引导学生创作不同制作方法的宣传册,在创作中感受快乐和成就感。

板书设计


                旅游节

           

      景点介绍     周边美食              课件

      交通信息     添画装饰      

                 

教学反思: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采取了以游戏为导入点,从世界—中国—天津引出新课,又以为外地游客做宣传册为由,做一本具有天津风土人情特色——“乐游天津”为题的宣传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先让他们欣赏一段录像,找出世界有名的旅游景点和欣赏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的图片,为引出家乡天津风土人情做铺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旅游宣传的形式多样,先让学生大致的了解一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我利用演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化解在制作中的问题,通过讲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形成非常愉快学习氛围。为了能使这种情绪能够持续下去在课中做一个小结,提供一个小平台让大家互评,鼓励学生展现自己在美术方面的长处,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19舞台上的布景


【教材分析】

舞台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场景构思、背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设计者对于演出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场景空间立体综合效果的把握与想象,是对各种艺术手段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体现出设计者极大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创造力。随着我国的富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各种形式的演出、晚会等成为我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孩子们也可以从各种渠道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舞台美术,如大型广场演出、文艺晚会、电视晚会、社区演出、校园演出等。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因此,每一个孩子对舞台艺术都有着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但如何引导从艺术的角度来了解与欣赏舞台美术,并亲身参与到舞台美术设计的活动中,可以说不但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整体上是设计与应用,因此在具体的创作中,也可以有一些造型表现的成分,但教学的着重点应立足于对舞台美术设计的了解、感受、制作与排练演出上。教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多个课时进行,尤其实践环节可以与学校艺术节、新年联欢演出、参赛节目的排练等相结合,从而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体会舞台布景对剧情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欣赏舞台布景及其表现方法,尝试以班级为单位设计舞台布景,利用舞台布景表演节目。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感受舞台布景设计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三种基本的舞台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班级活动的舞台布景。

2.设计制作的舞台布景主题明确、亮丽;利用舞台布景表演节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教师引入:同学们,随着我们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以今年的春晚为例,舞台的设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象?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小结:华丽的舞台布景,高科技的立体舞台,绚丽的舞台灯光,为喜气的节日增添了浓重的渲染效果,为节目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上的布景》。

(二)知识新授

1.感受了解舞台布景的作用。

使用昆剧《牡丹亭》的布景、京剧《杨门女将》的舞台布景图片欣赏,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舞台布景,让同学们说说这些舞台布景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在剧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总结补充。昆剧《牡丹亭》的舞台布景以两块大幕、六块高低不同的硬片作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块作为全剧固定的背景,上面绘有亭子、假山、垂柳。色彩以暖色为基调,通过灯光可以自由变化,产生不同的情境,为剧情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也解决了戏曲表演中舞台美术的时空跨越问题。同样,京剧《杨门女将》的舞台布景,采取传统绘画形式,具有民族风,整体以冷色为基调,两个舞台布景色彩不同,我们把这样的设计元素称之为:色彩。

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同一舞台,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剧情需求来改变整体色彩的?

观察得知:灯光。

2.通过比较,学习舞台布景的其他设计要素。

那么,在舞台设计中还有哪些要素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观察舞台上的布景来学习一下。

1)造型

教师出示同是歌剧舞台布景《阿依达》《爱与死亡》,两个歌剧根据剧情的不同,舞台布景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造型。

2)风格

教师出示不同风格的舞台布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结论:两个舞台布景的风格不同。一个采用平面设计,简单、朴素;一个采用立体设计,活泼、绚丽。

3)空间表现

教师出示三幅不同空间表现的舞台布景,观察最大的不同。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别是:一面对着观众的舞台,三面对着观众的舞台。四面对着观众的舞台——舞台空间表现不同。

教师总结:三种舞台分别还有不同的名称:镜框式舞台、伸展式舞台、圆环形舞台。

注意:舞台的不同,我们在设计布景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比如四面对着观众的舞台,要保证四面的观众都能看见舞台。

通过刚刚几组舞台的对比欣赏,教师概括小结舞台的设计要素:

1)色彩;(2)造型;(3)风格;(4)空间表现。

3.教师示范

学习舞台美术布景的设计。

1)选取舞台空间表现方式(三面面向观众)。

2)确定风格、制作或绘画舞台背景(布景为剧情服务)。

3)选取材料,做一些立体造型,做道具,做后台(废物利用)。

4)做装饰。

(三)尝试制作

1.作业布置,鼓励设计。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如果聘请你当导演,你认为我们的舞台布景应怎样设计(小组讨论)?

要求:

1)符合六一儿童节的主题。

2)生动活泼。

3)体现学校艺术的特色。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要演示一些立体制作的要点与方法,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局部先做成半成品。

教师要适当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共同合理使用,开展积极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上讲台把自己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如创意是否新颖、主题形象如何、设计是否会得到较好的舞台效果等。

2.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道具奖等,肯定学生积极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五)课后拓展

1.通过教学课件播放俄罗斯高科技舞台,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2.总结本堂的收获,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



20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材分析】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一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始于夏、兴于商周的青铜文化,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充满神秘、充满新鲜与好奇。本课意在带领学生进入这个古老而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畅游一番,让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青铜艺术(造型、纹样、铭文特征),帮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弘扬我国民族艺术。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和艺术特点。

2.赏析古代经典的青铜艺术品,了解青铜器的造型、纹样、铭文等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祖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

2.了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等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特别的视频,你知道视频中表现的是什么吗?

(播放《国家宝藏》视频)

2.出示课题

教师语言:编钟只是我国众多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我国古代青铜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堪称为国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板书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二)讲授新课

1.介绍青铜艺术的发展

教师语言: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古代青铜器,多作为祭祀、随葬品和生活用品。

2.青铜器造型

教师语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面具,这只面具给了你什么感觉?和我们常见的面具比一比呢?(夸张、恐怖、神秘)巴蜀地区的青铜人像以夸张突出的眼睛引人注目,呈现出奇特的地域风情。向外突出的双眼神秘而恐惧。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就真的存在了这样的面具,它出土于四川三星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源自商周时期,是祭祀时的重要物品。那可是一个以青铜文化为特征的时期,青铜冶铸业曾达到很高的水平。

(欣赏《铜奔马》《长信宫灯》)

东汉时期的铜奔马,马型轻盈矫健;

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生动而又实用。

3.青铜器纹样

教师语言:四羊方尊、莲鹤方壶、宴乐攻战纹壶等,让同学们欣赏青铜器上的饰纹以及人物活动等图案。通过观察得出:三件青铜器不仅造型美观,纹饰也非常漂亮,初步了解几种青铜器常见纹饰:饕餮纹、凤鸟纹、兽面纹、龙纹等。

4.青铜器铭文

教师语言:毛公鼎的铭文。上面记录了周武王灭商的历史事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青铜器上常刻有文字即铜器铭文,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它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请你从造型和纹样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青铜器。

(四)评价总结

教师语言:请根据自己和同学们的表述,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五)知识拓展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79月,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同学们,要想了解更多有关青铜器和其它国宝的知识,建议大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