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原州七小教育集团(总校)
任教年级: 五年级(1——7)班
任教学科: 科 学
姓 名: 武向文
说 明 一、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基本情况 2、 本册教学内容 3、 本册教材分析 4、 本册教学进度 5、 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6、 教学具体措施 7、 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8、 课时教学设计 二、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特别要注重学生学法的设计。 三、凡任课教师,必须超前一周进行备课,教案编写后必须经年级组长或教务主任签字后方可实施。 四、本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期末交本校教务处评定成绩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五 )年级 ( 1—7 )班
班级 | 人数 | 其 中 | |||||||
男 | 女 | 回 | 汉 | 少先队员 | 优等生 | 中等生 | 学困生 | ||
1——7 | 436 | 227 | 209 | 74 | 362 | 436 | 231 | 100 | 5 |
二、 本册教学内容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造一艘小船 |
造一艘小船,浮力 |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热起来了 |
给冷水加热,液体的热胀冷缩 |
空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热胀冷缩吗 |
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 |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时间在流逝;太阳钟 |
用水来测量时间 ,我的水钟 |
放假 |
摆的研究,机械摆钟 |
做一个钟摆,制作一个分钟时器 |
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 |
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 |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在公转 |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次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做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在线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的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2020年 2 月
周次 | 起止日期 | 教 学 内 容 | 课 时 |
一 | 2.17-2.21 | 始业学习,开学,空中课堂教学准备 | 2 |
二 | 2.24-2.28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2 |
三 | 3.2-3.6 |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造一艘小船 | 2 |
四 | 3.9-3.13 | 造一艘小船,浮力 | 2 |
五 | 3.16-3.20 |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 2 |
六 | 3.23-3.27 |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热起来了 | 2 |
七 | 3.30-4.3 | 给冷水加热,液体的热胀冷缩 | 2 |
八 | 4.7-4.10 | 空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热胀冷缩吗 | 2 |
九 | 4.13-4.17 | 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 | 2 |
十 | 4.20-4.24 |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时间在流逝;太阳钟 | 2 |
十一 | 4.27-4.30 | 用水来测量时间 ,我的水钟 | 2 |
十二 | 5.1-5.7 | 放假 | 2 |
十三 | 5.6-5,8 | 摆的研究,机械摆钟 | 2 |
十四 | 5.11-5.15 | 做一个钟摆,制作一个分钟时器 | 2 |
十五 | 5.18-5.22 | 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 | 2 |
十六 | 5.25-5.29 | 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 | 2 |
十七 | 6.1-6.5 |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在公转 | 2 |
十八 | 6.8-6.12 |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 2 |
十九 | 6.15-6.19 | 复习 | 2 |
二十 | 6.22-6.24 | 期末测试(具体时间见期末测试安排)阅卷 总结工作 |
|
备注:1、本进度表按课题安排。 2、本学期规定上课—14—周,每周—2—节,共—28—。其中:授课时数—2—节,期末复习考试—4—节。节假日放假占用—2—节,教学机动时间—1—节。 | |||
原州区教研室
五、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时间 | 活 动 内 容 | 要 求 |
1、 3月 日 |
造一艘小船
| 准备材料 设计草图 考虑船的稳定性 |
2、 3月 日 |
浮力的测量 | 独立完成 记录表格 分析关系 |
3、 4月 日 |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 推测·验证 数据·概括总结 根据总结完成概念 |
4、 4月 日 |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 材料,制作,分析,验证 数据反馈,小结 |
5、 5月 日 |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 材料,注意事项,分组实验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结 |
6、 5月 日 |
模拟实验昼夜交替现象
| 设计实验,材料准备, 作出解释原理,合理实验 |
六、教学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6、悉心的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要尽量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审批意见:
审查者(签字) 年 月 日 |
七、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总评语:(由各教研组评定。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情况等各方面考核评定)
教研组长(签字) 月 日 | |
教 务 处 意 见 |
教务主任(签字) 月 日 |
学 校 领 导 意 见 |
校长(签字) 月 日 |
第一单元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的一定标准,同种材料构成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能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能判断物体的沉浮能应用已有知识预测物体的沉浮,并能根据已有知识对现象做出假设性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预测是不一定准确的。
教学重点:判断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 同一种材料在水中沉浮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
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活动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三:同一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 教科书第2页的两幅图,是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观察砖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确定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规定了操作的方法: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接下来要判断塑料块在水里的沉浮情况,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一般不会出现判断错误,而对塑料块的沉浮经验普遍不足。所以,应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然后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这里既是复习沉浮的标准,又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 1.猜测:石块、木块、塑料块放入水中会也现什么样的状态?
2.试试:分别将这些物体放入水中。
1.出示7种物体,预测其沉浮状态,并说明理由。 2.分组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 3.比较:预测和现象一样吗?哪些预测对了,哪些不对? 4.整理预测理由。 5.讨论:物体的沉浮能与什么有关系?
1.预测: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在水中沉 浮情况会改变吗? 2.学生实验:橡皮、萝卜分别减半放入水中,再减半放入水中,观察,并 记录。 回形针、木块分别组合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 3.交流: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 可见,这部分内容隐含着材料本身的质地(物质的密度)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关系的道理。 把这两个实验连起来观察,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 浮 沉浮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同种材料构成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 观察砖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确定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应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然后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这里既是复习沉浮的标准,又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此项活动,也是进一步界定“(浮在水中的物体)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从而避免出现悬浮的概念。 第二部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预想在观察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一这 种观察前的推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进行初始的假想或推论,更是调动思维的必要条件。 第三部分:通过橡皮和萝卜的实验,学生会初步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是不变的。同样,做回形针和木块的实验是对前一部分的逆向思考。通过实验学生会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增大,它们的沉浮状况也不会改变。
| |
教学反思: 猜想一个物体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将想出许多原因。有些猜想基于物体材料本身,有的基于对熟悉物体先前的认识,有的会关注物体的体积大小、形状、重量或其他的一些特性。 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变的内容,从而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知识与技能: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活动1【导入】一、导入本课
活动2【活动】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活动3【活动】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活动4【活动】四、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活动5【导入】
五、小结
| 1.师:在前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21cnjy.com PPT显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可以研究怎么样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出示上节课用过的7种材料(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过的7种物体,还记得它们的沉浮吗?(PPT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这些物体的沉浮标记。)21教1.按轻重排列,讨论沉浮与轻重的关系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演示按轻重进行排列。 师:这些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说没有关系? 2.按体积排列,讨论沉浮与体积的关系 (1)过渡:那这些物体的沉浮与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会研究吗?怎么研究?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演示按体积大小进行排列。 师:这些物体的沉浮与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说没有关系? 3.设疑: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大小、轻重真的没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的话,我们刚才为什么没有发现呢?www.21-cn-jy.com 引导: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7种物体,它们的轻重一样吗?体积大小一样吗?两个因素都不一样,当然很难进行研究了。能不能设计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帮助我们研究沉浮与轻重、体积大小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意识到要控制其中一个因素来研究另一个因素对沉浮的影响) 1.学生讨论,反馈。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则老师出示同体积不同轻重的的材料。 2.相同体积不同轻重的材料的沉浮实验 (1)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特殊的材料,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出示PPT,明确:这是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轻重的材料,我们可以怎么研究呢? (2)学生说后,出示PPT,进一步明确操作要求: (3)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4)出示相同体积不同轻重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状态的视频,引导:观察这些浮的材料,它们在水中浮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最轻的和较轻的进行比较,那最轻的比较轻的在水中更……。同样道理,最重的和较重的比较,最重的比较重的更…… 修改结论:体积相同,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3.相同轻重不同体积的材料的沉浮实验 (1)过渡:那么我们如何研究物体的沉浮与体积的关系呢? (2)出示材料,明确要求:大家知道怎么研究了吗? (3)领取材料,实验并记录。 (4)学生汇报,适时出示相同轻重不同体积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视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4.分析整理数据 (1)过渡:实验后,我们还应该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实验结果,思考这几个问题。(出示PPT)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当我们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为什么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呢? (2)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反馈。(1.物体的体积越大、越轻,越容易浮;物体的体积越小、越重,越容易沉。2.师:其实这节课每位同学都成了一名小科学家,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比如我们在研究轻重与沉浮的关系时,控制了那个因素不变?研究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时呢?) 1.过渡:刚才我们研究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大小、轻重都是有关系的。接下去老师想考考大家,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小空瓶和一杯水,你能控制小空瓶在水中的沉浮吗?21·cn·jy·com 2.PPT出示要求:往小瓶子中加多少水时,小瓶子就开始沉下去了? 3.提供实验材料,学生自己实验并反馈。 4.组织讨论:这个活动验证了我们刚才得出的哪个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产生吗? 师:这个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科学家运用这原理发明了什么吗?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质量体积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体积大质量小易浮 小瓶子的沉浮——控制变量——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 出示图片,联想: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发现? (1)师:它们的沉浮与轻重、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有怎么样的关系?学生猜测 (2)师:它们的沉浮与轻重真的有这样的关系吗?现在排列得这么乱,大家能看出来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清楚地发现沉浮与轻重有没有关系呢?2·1·c·n·j·y (3)学生讨论,反馈。 出示PPT:排列这7种材料,看看它们的沉浮与轻重有没有关系?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集体交流: 板书:体积相同,轻、重;轻重相同,体积大、小
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材料,猜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2.按顺序一个一个放入水槽,观察这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并记录。 3.完成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 4.最后,把材料从水中拿出,擦干后放入塑料盒
①物体的沉浮只与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只与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②有怎么样的关系? ③怎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沉?怎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浮? 播放潜水艇的视频。 |
教学反思: 其实这节课每位同学都成了一名小科学家,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比如我们在研究轻重与沉浮的关系时,控制了那个因素不变。研究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知识与技能: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过程与方法: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1、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
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
教学反思: 如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很多学生在操作中很难把握橡皮泥的形状,他们能够想到碗形,空心,但是捏的时候很难控制。这个时候必须考老师亲自去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反复练习,才能在短时间内捏出正确的形状。 很多学生在捏完之后能够将橡皮泥浮起来,但是他们无法将这个现象与排开的水量联系起来,最常解释的就是橡皮泥中有空气,这时的解决方法是教师下座位去指导,最好能够在课前将实验的任务布置下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使学生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4、造一艘小船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知识与技能: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2、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三、造个性船:
四、拓展活动:
|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 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造一艘小船》我分成了两部分来进行。首先,先把上节课的最后内容“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比较进行,在上节课的动手操作基础上,学生大概持续5分钟左右可以测量出数据,然后,在对比总结的理论基础上,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少,既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既浸入水的体积大”,在理论的指导下,如何让小船载重量大,那么关键就在于浸入水体积的大小了。从而可以轻而易举的把小船载重比赛进行完了。 二个环节利用实物投影仪向学生介绍船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船的由来及变化。并让学生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现状,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不足之处是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造的小船时,没有进行细致的评价,学生介绍的不详细,显得有些仓促。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5、 浮力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知识与技能: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感受浮力: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板书设计: 5、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
|
|
|
|
教学反思: 《浮力》的学习是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的,有较强的综合性。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如木块能漂浮在水面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气的浮力,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这些体验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只凭学生粗浅的观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又会成为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 在教学中更应让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可让学生分为: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条件法等),而对每一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或应用该方法所需要的已知条件进行归纳),例阿基米德原理法应用条件:(1)已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2)已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3)已知排开液体的体积;(4)已知物体的体积,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即:V物=V排),(5)已知物体的质量及密度,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等。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研究的问题: 实验方法: 所需器材: 实验结果: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
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
|
教学反思: 前一课,孩子们明白了浮力测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本来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知识与技能: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马铃薯的沉浮: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四、阅读资料:
|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
教学反思: 课前充分预设,估计学生的学习水平,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正确把握教材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我们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哪个问题的提出,或者知识的迁移上存在着问题的,教师要有预设,准备怎么导?怎么扶?拿本课来说,要让学生意识到加了盐后的水与清水比较可能在单位重量上有差异是比较困难的,我就有意识地用动作暗示学生,在清水中不断地加盐,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想到了可能水的重量增加了。怎样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我不急于演示实验操作,而是请各小组做细致的讨论,拟订一个简易的操作方案,然后交流完善。这样做,盐水和清水的轻重比较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演示过程,而是由全体学生参与的探讨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刻体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逻辑的严密性。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知识与技能: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1、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二、推测与验证: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测力计
|
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发现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我在设计调配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这一活动中,没有像教材中那样,让学生调配一杯盐水,而是采用了多种材料:盐、碱、糖、味精,调配出多种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溶液,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材料,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中的“一定浓度”, 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包实验材料,每包10克,要求学生将实验材料一包一包的加入清水中,每加入一包后,都要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从最后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认识到,在水中加入一包、二包材料,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只有加入更多的材料,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这是因为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热起来了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知识与技能: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1、引入: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四、小结:
|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板书设计:
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 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摩擦产生了热。
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
教学反思: 《热起来了》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通多自主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以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学生在一过程中,懂得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开始,提问学生“如何让手热起来?“并让学生做搓手动作,以此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帮助打开学生的思路。然后,”如何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踊跃回答。接着,讨论”刚才的方法是如何增加自己身体的热量?“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 讨论过程中,有学生的回答:多穿衣服,盖棉被可以增加身体热量;而有的同学则反对,并举了反例:衣柜里那么多衣服,为什么还是冰的,能增加热量,可能就燃烧了......而这一冲突问题,也是我重点设计的环节。”我们就用实验数据,来支持你们自己的观点吧。“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设计方案、试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无论是现实事例还是实验验证,都证明衣服不能使人身体热起来,不能给人体增加热量。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不多,难度不大,贴近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学生还是能理解,充分参与课堂。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索过程。 但本节课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科学课的实验过程中,常会出现很多教师没办法预测的事情,对于老师,也是一个挑战。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2、给冷水加热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知识与技能: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过程与方法: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谈话导入: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1、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整理
板书设计:
2、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
教学反思: 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呢?我按上面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把一个装冷水的试管放进热水杯中,观察到橡皮膜,从而推导出冷水受热体积会膨胀。再把这个热水试管放进冷水杯中,观察到橡皮膜凹下,从而推导出冷水受热体积会缩小。我走下讲台逐桌让学生不但用眼睛观察橡皮膜的变化,还建议他们用小拇指探一探橡皮膜鼓起和凹下的程度,我觉得这一环节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最深刻的,因为不但看了,还动手触摸过。这一热一冷下的橡皮膜变化,在今天的课上实验效果是很明显的。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3、液体的热胀冷缩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知识与技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师: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热呢?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设计: 3、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 醋、 果汁、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牛奶 ...... 热胀冷缩 液体
|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
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
③做好记录。
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
教学反思:课下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现象比较熟悉,所以这节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讨论思考: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证明水会热胀冷缩”上。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特别投入,并且在小组汇报交流时特别积极,方法很多。但是学生好像对热胀冷缩比较感兴趣,关注的也比较多,但是大部分学生忽视了“液体”这两个字,方法中由于忽视了液体,所以在交流的方法中有的不太严谨,有的可能是气体的热胀冷缩,经过后面的引导学生们的方法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上注重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书上在做“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用的是圆底烧瓶加带玻璃管的密封橡胶塞做实验。课堂上我也是做的这个演示实验,但是并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由于学生的期待很高,所以没有看到喷泉实验时学生有一点点失望,后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原因,发现是橡胶塞的密封性不好引起的。这节课的印象很深刻,自身也有很大原因,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偷懒没有提前做,所以存在实验的失败,实验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有可能因为准备的不充分而导致实验的失败,以后一定要充分准备。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4、空气的热胀冷缩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1、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
板书设计: 4、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受冷 体积缩小
热胀冷缩
|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
教学反思: 在建立模型解释空气热胀冷缩原因这一环节,我借助于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讨论看到的现象:即运动越快,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体积就越大;运动越慢,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小,体积就越小。再把看到的现象迁移,用来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然而这部分内容太抽象,学生仍然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如果把教材上提供的文字解释资料复印给学生,把资料和录象结合起来,那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清晰。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5、 金属热胀冷缩吗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 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板书设计:
5、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钢...... 大多数金属 热胀冷缩 (锑 、铋 ---- 热缩冷胀)
|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实验较多,在时间上有些不充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表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的分析,比如为什么铜球要热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不能通过金属环。为什么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不像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明显等问题。如果能借机深入分析,对以后学生科学思维的拓展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效果不是太明显。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6、热是怎样传递的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8、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5、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6、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板书设计: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 ——→温度较低 热
|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
教学反思:
学生在平时就有用金属勺子浸泡在热汤中会慢慢变热的经历,大部分的勺子在手柄位置都会放置塑料等减慢传热速度,这不仅仅与本节课的教学有关,为下一节课传热速度也打下铺垫,对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需要合理的转化,设立疑问,为何会这样呢?孩子们感受到金属的导热性。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热水袋中的水怎样被加热升温?学生初次感受温度由高到低传递,再加上实验操作,感受越接近热水,金属汤匙的温度就越高,让孩子们在猜测中验证热的传递方向和温度变化。在本节课教学前,对于材料准备比较缺乏,因而采用课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热的传递方向,孩子们在直观课件中获得对热传递方向的再次感受,也加深自己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理解。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7、传热比赛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棒、木棒、钢棒;杯子、热水、蜡烛;钢条、铝条、铜条。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蜡烛油、火柴棒;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 引入:
2、哪个导热快:
三、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
| 在我们生活当中,热的传递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的材料它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呢?谈谈你的想法。
(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
1、老师为大家提供实验材料:金属棒、木棒、塑料棒。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传热比赛的实验方案,比一比哪种试验材料的传热速度快。在实验前可以请为同学来预测一下那种材料的传热快,那种慢,下面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并且通过你们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情况。
5、小结:不同材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材料的传热较快,塑料、 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 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
1、如果都是金属,它们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自主研究。
3、学生实验活动。
4、汇报交流:同样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速度也是不同的。
实验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1、教师演示教科书42页下部设计的实验。
2、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和想法。
板书设计: 7、传热比赛
不同材料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
热能力好的物体-----热的良导体 金属
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热的不良导体 塑料、木头......
| 要强调实验时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当学生有了对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回忆还知道有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举例会加深学生对两个新概念的认识。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控制的因素,还要强调如何做到安全地实验。对于这个导热比赛的实验活动,要给予较多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实际条件自主研究。
通过多次实验,学生们会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学生实验中,火柴掉落的先后顺序,整理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热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传到温度较低的部位。为了提升结论我播放了一段热传递的视频。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在生活中那些地方体现了物体传热这种性质?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关热传导的事例,讨论汇报或查资料,使他们知道科学知识不仅可以通过实验能得到,还可以通过生活、查资料等来获得。这样,把科学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养成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和科学素养。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1、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三、做一个保温杯
四、保藏冰块比赛
| 1、今天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3、学生做出推测,并说出理由。
4、 观测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㺾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 5、学生实验。 6、交流实验结果。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 5、你们有办法让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 6、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保持热水原来温度的方法。 8、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板书设计: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
| 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是我们所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
教学反思: 让学生尽可能直接接触实际的客观世界,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现实的世界,符合儿童大脑的发展特点。实验在可重复和可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核心内容作深入的观察。 把观察到的信息和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以归纳出现象后面存在的规律,这是科学研究中的很重要的步骤。 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不管是对还是错,要用明确的科学语言来表达结果,要在儿童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改善或扩展这些概念。这一点很重要。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课 题: 1、时间在流逝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现在几点了:
三、1分钟有多长?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五、延伸:
| 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2、完成作业本作业。 板书设计: 1、时间在流逝……
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时间有快慢吗?
|
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我们体验了 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 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
教学反思: 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存在,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目标定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这一活动,由于时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事物。所以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容易表达的,为了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在活动中解决重难点的学习,我在1分钟的估计这一部分,设计了两次体验实验。一次是让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去估计一分钟的时长。,使他们能够进行亲身实践。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体验。第二次“一分钟估计”实验是在第一次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等得出的具有“等时性”、估计时间较科学的方法来再次估测一分钟时长,通过有结构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2、太阳钟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用太阳来计时:
三、用光影来计时:
四、延伸:
|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3、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4、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5、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6、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7、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8、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
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板书设计: 2、太阳钟 资料: 日晷 “天” “时辰”
|
(板书课题)
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
教学反思: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兴趣盎然。开课伊始,我展示太阳和影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太阳和影子来猜时间,学生猜出来会比较投入,为下面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如此经过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交流发言、得出结论等环节后,让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准备充足,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准备。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份资料和一个实验。资料是关于古时候日晷的,有水平式、赤道式的,还有12时辰与现在的二十四小时的关系。实验是手掌日晷实验,实验中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巧妙的利用太阳高度的知识和影子的变化规律来估算时间,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拓展和延伸。本节课讲日晷的知识时,不仅介绍了各种日晷,还介绍了日晷的种类和与日晷相关的知识,体现了古代人的高超智慧的精神。 四、缺陷与不足。这节课要是有时间让同学们亲自体验手掌日晷就更好了。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3、用水测量时间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古代的水钟:
三、滴漏实验:
四、延伸:
|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板书设计: 3、用水测量时间
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 ),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
| 板书课题
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
教学反思: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泄水型”水钟,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其次,认识实验器材,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及注意事项。再次,我让学生三次测量从二百毫升水流出一百毫升水需要多长时间,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学生发现:同一个小组用相同的材料做同样的实验,所测的结构有差异!“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认为:”可能是同学间的配合不够默契;也可能是实验中有水珠溅落;或者是因为量筒壁上有水珠残留。“通过这样的思考,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实验中更严谨细致。”这里有了三个数值,取哪一个好呢?”学生商议后决定取平均值。这样一来,三次重复实验就显得很有意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数据是建立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是可以反复验证的。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4、我的水钟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
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钟表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设计“水钟”:
三、做一个“水钟”:
四、用水钟计时:
|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2、师介绍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 3、揭题:我的水钟。 我们能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
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
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
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1、制作一个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
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
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
4、实践尝试、改进。
板书设计: 4、我的水钟
设计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制作水钟:滴漏?刻度? 使用水钟:准确吗? 改进水钟:哪些因素?
|
板书课题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前一课的延伸,通过对时间测量的学习来设计制作我们的水钟。引导学生画水钟的设计图并且制作水钟,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前有个思考的准备再动手操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忽视了一些细节方面:就如在画完设计图后制作水钟这个环节,它是本课要解决的探究过程,因为我的预定目标是让学生就自己的水钟设计图制作水钟,并且用自己制作的水钟来计时5分钟,可我实施时,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制作的时候一些注意点的说明,只是让水钟中瓶盖上孔的大小,而忽略了同学们注意水钟的起始水位,以至于有几个组的实验结果有较大误差,这是我值得注意的地方,细节的关注与重视。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然后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从而让学生学会了科学设计实验的方法,科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在用我的水钟计时的环节中,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水钟进行计时时,同学们显然显得很兴奋,期待着自己的水钟是最精确的那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观察:用平视的方法观察,大家都只重视了结果是否精确,做的是不是最好,而忽略了观察这一重要环节。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5、机械摆钟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观察钟摆: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四、延伸思考:
| 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揭题:机械摆钟。
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 、 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
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课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6、反馈交流结果。
7、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师可结合学生汇报:虽然每个小组的单
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
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5、机械摆钟
单摆:等时性
|
板书课题
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尽力让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感知建模,联系实际,指导探究,开放活动,自主实践的探究过程来逐步丰富对摆钟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体现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的。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6、摆的研究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一、重中轻镙帽各一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用摆做实验: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A.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
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3、学生小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
4、集体汇报。
5、小结。
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板书设计: 6、摆的研究
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绳长度 摆锤重量?摆动幅度大小? 实验验证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
板书课题
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提问: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
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主体性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实验前学生能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并且都能找到理由进行自圆其说。实验时学生能静下心来有目的地进行研究,12个组长达12分钟的分组研究过程中,每组学生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两个实验探究。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见,各组都能做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得出实验结论。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多数组都能从实验数据中抽象概括出正确的科学道理。全班同学对于少数几组中不同的数据和结论都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寻找原因,或以重新实验的方式来获得真实的实验数据,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如在实验前的指导方面如果能更放手些,以学生自己讨论为主;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如果能在实验指导和猜测方面紧凑些,压缩一点,那么在研讨摆长这一环节就能更从容些;板书虽然清晰有条理,假如能以表格式来呈现,可能效果更佳;整堂课的气氛调节没有做好,总体感觉有点平,教学激情可以高昂些。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深刻地感觉到好与差,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非常感谢参与的老师为我的课堂教学把脉。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7、做一个钟摆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三、做个钟摆:
|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5、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6、反馈数据。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3、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
7、做一个钟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
|
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
教学反思:这类课是动手制作实践的课程,学生经历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作品这样一个过程。这类课上起来并不轻松,时间上往往也比较仓促和匆忙。存在以下问题: 1.钢尺所做的摆锤在摆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旋转,这回影响学生们数摆动的次数不准确。 2.导入了重心概念以后,在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使得过渡不够流畅。导入视频,引出重心以后,让同学动手让自己让钢尺平衡起来,如果在钢尺一端加上重物以后,思考:手指该怎样移动?引出重心会变化。然后如果我们把这个钢尺做成一个摆,它的摆动快慢是怎样的呢?过渡就自己流畅了? 3.两组摆绳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快慢的变化,我请了两组同学上台进行测试。让底下的同学分组帮着数数。只做了一次实验,这是不科学的,而且临时组装实验装置耗时较长,可课前提前准备好。 4.学生汇报的时候,最好实物投影。(思考其他更好的方式来展示。) 5.要增加追问的次数,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6.对学生及时的进行评价,评价语言要丰富。 7.问题的设计要再次思考,是否有效。 总之,看似很轻松的一节课,要想上出水平,上出特色,还需要多多思考,多次尝试。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 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摆钟内部结构示意图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
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 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
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
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那么摆钟又是怎
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
呢?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
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
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课本P64——65内容。
2、交流自学成果。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怎样运动的?
4、要求学生进行描述。小组内描述到独立描述。
5、播放收集到的相关录象资料,加深学生理解。
1、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知道了摆钟
的工作原理后,我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
吧。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3、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示。不能完成
的可后继续完成。
板书设计:
8、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等 每分钟摆动30次 时钟走60秒
|
摆钟的摆
锤是怎样带
动指针一直
以相同的快
慢移动的?
引导思考:摆锤只需
要摆动30次,
摆钟就是一
分钟,也就是
60秒。这是为
什么呢?
|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为凸显其实效性,“做中学”最是关键。但是,过去的教学之前,为采集“做”的材料,我总是费尽心力却无所得,“做中学”自然无法做到,空空努力的后果往往让我这个科学老师在课上与课后都显得极为沮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最容易得到的卡纸,为他们提供他们可以接受的先行组织者(如何解读教材第六十四页结构图;如何让“一分钟计时器”动起来;为学生提供剪刀等);并在学生们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好“做”的材料后,再分层引导孩子们或分组、或独立制作卡纸模型“一分钟计时器”。经过七个班的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本课教学,收效显著。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第四单元、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昼夜交替现象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 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提出问题:
三、实验探究:
|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1、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板书设计: 1、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
激情导趣
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形成对问题和假说的大胆推测和不断寻找证据的意识。1.整组教学不零散。本课的教学要有单元整组教学意识。例如,鼓励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说,用模拟实验验证假说,目的都在于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将探究延续到课外。其次,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没有直接给予结论,而是以“在没有新证据证明时,所有的假说都是成立的”为结论。起到铺垫作用,目的是引领学生进行后面几课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一定要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精神。 2.简约课堂不简单。追求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是本课设计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1)导入简单,直接聚焦主题。以一段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简单分析相关因素,聚焦核心话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地球是球体有关不难,教学中简单讨论即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地日的运动与昼夜交替的关系。(2)自主探究,注重研讨。在将近25分钟的自主探究中,教师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列的要求,例如,画完“学习单”之后再领取材料进行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调动所有的思维,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说;又如,在集体研讨环节中,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各自的成果,展示实验过程,目的在于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其质疑能力。此时,教师点拨和追问的目的就是不断引发学生的反思,激活他们的思维。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过程与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 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日心说
|
激情导趣, 板书课题。
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
教学反思: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关于如火如何解释昼夜交替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其实用现在的科学知识来说这两种观点都是不能完全正确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设置时错误的。但是为什么即使是错的,还要放到教材上来说呢,对于我们科学课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科学课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探究的过程,我们强调过程,而这两种学说恰恰是反映了人们探究的过程,而这个探究的过程恰好是我们在科学课中所需要的,因此我认为即使这两种观点都不能正确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但是给同学们学习探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说科学永无止境,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甚至是错误,但是这些都不可怕,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勇于探究的心。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3、证明地球在自转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过程与方法: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 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认识摆的特点:
二、认识“傅科摆”:
三、交流:
四、解释:
|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板书设计: 3、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
导入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
教学反思: 教师演示摆这个实验,虽然会比学生做的效果好一点,但摆在摆动过程中方向仍然会有一些偏转,因此“摆具有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这个看似简单的结论,通过实验得出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参上提到:确保实验效果良好,摆锤应稍重一些,摆线应稍长一些,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平稳而缓慢地转动底盘。我觉得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摆锤、摆线多长才比较合适,并且最好是在学校能够比较方便找到的材料。介绍傅科摆时,读到摆锤重量、摆线长度,学生们才真正意识到,要让实验成功,我们还需要不时改进实验装备和材料。傅科摆的原理,在学生认识了摆摆动时方向具有不变的特点的基础上是比较容易的。我比较全面的向学生介绍了傅科当时实验的过程,根据摆的特点和沙子上摆锤留下的方向发生了明显偏转的轨迹,得出地球在自转的结论。 最后,通过让同学回顾前一节课中的猜测和假设,并再次进行判断,同学们可以轻松的去掉不正确的猜想,而只保存两个假设。此时,我仍旧没有与同学交流昼夜交替现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让同学心中仍旧充溢着疑问,这样他们致始致终坚持这种状态,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4、谁先迎来黎明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 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模拟实验:
三、认识相对运动: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五、课外作业: | 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4、小结: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板书设计:
4、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
|
思考导入
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已经有了地图上表示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会比较一致,认为只有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有上下转动,如果不是地球仪摆在那边,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也不一定算错啊,人类在认识地球发展史上,难道没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见解吗?其实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下还真不好解释呢。 最后认识时区和时差这个部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看这副图,让他们尽可能提各种问题,最后学生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如为什么世界时区图上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上面的竖线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竖线不是平分的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远比教师直接介绍来的强。在解释说明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教师直接告诉为好。比如说第2个问题需要直截了当告诉,而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第一课时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知识与技能: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过程与方法: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三、拓展:
|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1)小组交流 (2)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到,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 (3)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4)观察陀螺运动, (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板书设计: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
激发兴趣,引入学习
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
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
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
|
教学反思: 学生虽然有可能看见过北极星,但真正仔细观察过北极星的学生,对北极星运行规律的学生知之甚少,这是学习此课的麻烦之处,其实包括我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北极星为什么不动,它周围的星体(如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又是如何运动的?书本上的模拟实验很直观,利用简单的工具,学生们很快会发现星体围绕北极星运动的规律(有些星体会出现东升西落的现象,还有些始终出现在北极星周围,另外还有一些一直处在地平线下方看不见)。而此时北极星始终保持不动,此时学生似乎对这个“不动”多了一份理解。利用陀螺做实验,观察物体旋转时的轴心变化,我在教学时,效果不明显,学生听不明白,最后我只能直白的告诉学生了。这个活动的设计我觉得有些太简化了,由陀螺运动的状况就能让学生联想到地球转动吗,并且能够引导出地球轴心可以相对不动,轴心也是可以倾斜着的。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6、地球在公转吗
主 备 人: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知识与技能: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 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三、整理归纳:
|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6、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 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
教学反思: 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白天过了到了晚上,晚上过了又到了白天,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反问一句:“咦!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 虽然在上课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的。但上完之后再冷静地回顾、思考,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虽说整个课堂基本上是让学生讲,让学生做,让学生总结,但细思量,还是觉得有些地方并没有完全尊重学生,例如,导入时,有的学生提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因为只有个别学生提出,也因为老师设计的课是第一课时,所以就回避了这一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是否可同时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呢?这样可让学生自选研究,他们有了自已的课题,也会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想办法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想法。这样做可能更能开发学生潜力,更有效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光源,小木棍(火柴或者大头针),地球公转、四季成因挂图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三、小结:
| 1、谈话: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交流。
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 (1)出示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一年中,春秋季影子长短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2)讨论: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3)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2、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 (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方向。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 (2)模拟实验: 在地球仪上垂直竖一根标杆,在教室里放一盏灯当作太阳,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东至)四个方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短。 (3)学生做模拟实验,并在教科书P87页的表格里做好记录。 (4)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 (5)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1、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 2、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
激情导入: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研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不同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
|
教学反思: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节课涉及的新概念新知识较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并且本课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根据四季交替一次的时间猜测四季形成可能与地球的哪种运动有关,并模拟地球公转,为后面模拟实验中四个观测点的地球仪如何摆放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这样在较短时间内理顺了这部分内容。再引入模拟实验,我利用手电筒和四个地球仪,将地球仪放在A、B、C、D四个位置,并在地球仪上同一位置用橡皮泥固定了一根大头针。然后记录A、B、C、D各点的影长,并与古人的观测结果作比较,判断地球在四个位置上时所处的季节。 下面分析四季成因是难点。我用一个拆掉地轴的地球仪演示实验,使学生观察到地轴不倾斜就没有四季了,因此明白四季的成因与地轴倾斜有直接关系。然后深入分析影子长短与光源照射角度的关系、光源照射角度与光强弱的关系、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古人为什么可根据影子长短判断四季。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四季的成因,即: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这节课,给我最大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在上每一堂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一定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和实验器材准备。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课 题: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主 备 人: 武向文
教 学 目 标: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知识与技能: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 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演绎归纳
教 学 流 程 | 师生活动(集体备案) | 备案(个人修改) |
一、引入学习: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四、总结延伸:
|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研讨地轴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
教学反思: 教材上介绍的第一个模拟实验做的很顺利,在上节课内容中已经点拨过观察的方法,先前的疑惑被实验做证实。此时学生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极昼极夜现象就是按照模拟实验上操作这样形成的,对于原因的解释却似乎仍旧说不出道道。分析这种原因我觉得学生前面已经掌握了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法,已经很自然地掌握了模拟的方法,而用这些知识再去解释极夜和极昼还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模拟实验前,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模拟的方法,模拟实验结束后还要让大家共同讨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在这里我使用反问的方法: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怎么样?地球公转和极夜和极昼的形成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来解释,看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为了更好地运用模拟实验来证明事实,还有更好的模拟方法吗?(引导学生从教材上获得信息或者通过讨论来完善模拟方案),我尝试让学生想出更多模拟的方法做更完善的解释,此时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理解了极夜和极昼现象形成的原因。 书本的模拟方法很好,利用纸板作为分割线,卡住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期间南极和北极照射到光线的情况,可以看到更明显的效果。然后,我给学生演示了教学课件,让学生做更多地了解。最终总结前面的模拟实验,总结极夜和极昼现象形成的原因。为了验证学生学习的效果,我让学生解释去南极考察选择夏季的原因,学生回答非常踊跃,认为白天观察可以更方便,难度更小,探察到物质更多。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了如何解决南极白天炎热的问题?大半年白天科学家睡觉怎么办?都是白昼,温度是不是很高,南极的积雪会一下子融化吗?从而让科学方法直根于学生内心,引领学生关注更多地自然现象,科学的解决问题。
| ||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