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
【2022—2023】 总第 56 期
原州区第七小学主办 2023 年2月17日
学习新课标 树立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
——原州区第七小学开展“新课标”研讨活动简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促进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有效落地,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任务。在开学第一周,原州区第七小学各年级组、各个学科分别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此次课标研读,由各教研组长主持。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个方面展开。老师们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做好了准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了年级组的研讨学习中,认真学习了2022新版课程标准,并重点研读新旧版对比更新的内容,为新学期赋能助力。
各年级语文教研组分别从“主要变化”“重点难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组织原则”“教学建议”等方面对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进行了解读。
其中,五、六年级关于课标中新增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和三个层面共6个类别的“学习任务群”以及“学业质量”等新理念是语文老师们关注最多的内容。
一、二年级的重点在整本书阅读,更注重学生的思考、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之前的教学基本上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现在要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强调了实践性。
三年级重点研讨新版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如“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单元”“情境”等。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语言学习与语言生活环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结合实践,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产生勾连,真实发生。
四年级组重点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要建立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为核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
各年级数学教研组分别从小学数学的三个学段和知识内容划分的四个领域的调整做了研讨。
一到二年级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一、二年级组借助演示文稿着重对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进行解读。数学课标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三到四年级为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四年级老师总结到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五、六年级为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集合直观,逻辑推理等等其他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
综合学科教研组分别就体育,美育,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心的探讨,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提供了方向,增强了指导性。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各位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记录笔记,无论是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上乘的教学骨干,还是刚刚步入教坛新生代教师,在学习新课标时都全心投入。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凝神深思,亦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水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本次新课标学习,为老师们正确解读新课标提供了帮助与指导,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标精神指明了方向。新的学期,我们将把新课标践行于课堂之上,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开花,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科学结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万物蓬勃生长的盛夏,持续的课标学习为我们的专业成长着上了最绚丽的色彩。
图文:袁 帆
责编:马玲玲
审核:张鹏程
策划:高 龙
关注原州七小教育集团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